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朱淑萍在街頭賣燒烤通訊員 袁碧 記者 張路橋 攝
如今,不少大學生都會選擇在寒暑假兼職或創業,忠縣拔山鎮三新村的朱淑萍,就是其中之一。朱淑萍是雲南師範大學音樂學專業的一名大一學生,她選擇的創業是寒假賣炸烤。昨天,她給記者算了筆賬,除去成本外,她這21天裏凈賺10000多元。
創業 大學生自食其力賣炸烤
朱淑萍下月才滿20歲,老家在忠縣拔山鎮三新村。去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教育與藝術學院音樂學專業。
“藝術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開銷要大很多。”朱淑萍説,她現在每年僅學費就接近2萬元。她還有一個讀高三的妹妹,以及一個上小學五年級的弟弟。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自從進入大學後,朱淑萍便和其他同學一起,接過一些商業性的演出。
今年1月10日,朱淑萍從雲南回到重慶,開始了寒假生活。因為父母不在家,她和弟弟妹妹寄住在豐都縣董家場姑媽朱雲英家裏。時至年關,忙於做生意的姑媽無暇顧及他們。開始的幾天,他們還幫着姑媽打雜,但時間久了,朱淑萍就覺得有些無聊,就盤算是不是可以做點小生意。
最終,在姑媽的建議下,朱淑萍決定自食其力賣炸烤。姑媽前幾年賣過炸烤,她曾幫過忙,並從中學到了不少賣炸烤的技巧。
開心 最多一天賣了1800多元
有了想法便付諸行動。炸烤器材是姑媽現有的。1月25日,帶着自己節約下來的600多元生活費,朱淑萍來到70公里外的墊江縣城,開始了第一次進貨。第二天,她的炸烤攤就開業了,妹妹朱健當她的幫手。
朱淑萍告訴記者,素菜賣1.5元~2元不等;葷菜在2元~5元之間。最好賣的是豆腐幹、火腿腸和雞翅,平均每個人每次要吃30元錢左右,一天的營業額在1000元上下。生意最好的那天,是2月12日(農曆正月初三)。“那天,是董家場的趕集時間,吃炸烤的人特別多。”朱淑萍説,她和妹妹兩人從早上6點開始忙到深夜12點才打烊。凌晨,朱淑萍清點了當天的營業額,一共有1800多元。
得知朱淑萍是名大學生,有人把她的炸烤攤稱為“最美炸烤攤”。
收穫 掙了一萬多累並快樂着
昨天,朱淑萍給記者算了筆賬,從1月26日到2月15日共21天,一共有17000多元的營業額,除去成本,她的凈利潤有10000多元。
既然生意這麼好,為何不勸説父母到場鎮上開家炸烤店?對此,朱淑萍解釋,其實生意也就春節前後這一個月好點,而且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的。
昨天,朱淑萍姑媽在電話向記者證實,侄女的生意確實好過場上另外兩家炸烤店。
朱淑萍的母親杜天梅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女兒確實靠賣炸烤賺了10000多元錢。杜天梅説,女兒寒假回到重慶後,最開始想到主城區找點事做,但他們不放心。“後來我們同意了,她在董家場鎮賣炸烤。”杜天梅表示,當初並沒想過要女兒賺多少錢,只是希望她通過實踐,能體會到父母掙錢的不易。
聲音
輔導員:放下身段應肯定
昨天,朱淑萍的大學輔導員周磊認為,朱淑萍賣炸烤,既可以減輕家人負擔,還可以增加社會經驗。周磊表示,儘管炸烤和音樂學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但朱淑萍能放下身價去擺攤,這是值得肯定的。記者 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