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西安晚報:“節後”是轉變作風的一張“試紙”

發佈時間:2013年02月18日 10: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2月16日,記者在北京、天津、鄭州等地分別走訪了一些機關單位,實地調查節後第一天的到崗情況。大多數地方和部門工作人員的到崗情況都比較好,在週六的“補班”中,保持了正常上班狀態。但是在調查中也發現,有部分機關還存在缺崗現象。(2月17日《人民日報》)

  節後機關作風,向來都是公眾關注的焦點。透過記者的調查可以看到,中央大力推進的改進工作作風的要求,在各地、各部門、各行業得到了落實,機關工作作風相對於往年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節後缺崗和“人在崗心在過節”的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無心服務,懶散懈怠。

  節後機關狀態是作風建設的一面鏡子,節後機關缺崗和“心在過節”,並不止于個體的影響,尤其是處於公共服務一線的機構,每個崗位都是服務中的一節鏈條,任何一個缺失或者鬆動,註定無法使得服務正常化,服務的效率與成色也大打折扣,給急需服務的群眾帶來很大的不便,從而透支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因而,無論是不是直接服務群眾的機關,上班身心到位,既是政府公務的職責要求,也是群眾辦事的熱切期盼。

  當然,在節後機關作風“變”與“不變”之間,可以窺見“還在過節”的強大心理慣性,既反映出機關作風缺少更強力的規則約束,也表明監管根子裏的太過寬容。中央大力推進的改進工作作風要求,在落實層面上變身機關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固然必須,而在制度機制上加以完善,變成常態更是題中之義。

  轉作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辦事效率、貼近群眾、方便群眾。因此,轉變作風只有把百姓滿意度當做判斷的“風向標”和“試金石”,才可能建立規範的服務機制和制約有力的監督機制,轉作風才能形成常態。節後看作風,既是檢驗改進作風的新成效,更是持續推進作風轉變的新起點,應著眼長遠,嚴格規章制度,加強監督處罰,把籬笆扎得更牢固,更好地服務群眾,將改作風不斷深入下去、防止不良作風的趁機抬頭。(房清江)

責任編輯:劉曉秋

熱詞: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