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武隆:昔日邊角地變成今日村民“綠色銀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5日 0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龍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華龍網訊(通訊員 陳銘永)近年來,武隆縣和順鎮海螺村大力發展大春作物的同時,積極引導村民群眾發展冬夏反季節蔬菜,並已形成規模,使農民的耕地由一畝變成了多畝,由一次收入變成了多次收入,實現了 “一年多季”多元結構創新種植新模式,循環種植,徹底使昔日幹殼殼的邊角地,今日卻變成了村民的“綠色銀行”。

  據該村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村黨支部積極引導群眾發展反季節蔬菜種植,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反季節蔬菜種植逐漸形成了規模,現在,農民嘗到了甜頭,種植積極性都很高,今年,種植的早熟玉米和反季節蔬菜都比往年多達到150余畝,品種由過去單一的四季豆,發展到現在的辣椒、南瓜、番茄等七、八個品種。

  “我家去年種了冬熟包谷2畝地,10來天就賣了一半了,收入約1500元左右吧!”村民夏軍山告訴筆者,能種上冬天玉米和反季節蔬菜,全靠村黨支部的引導。連日來,村民盧忠平一家,就忙著摘夏玉米、四季豆、番茄到市場去賣。今年,他家對種植反季節蔬菜信心十足,將要發展秋玉米和各種反季節蔬菜共6畝多。盧忠平告訴筆者,如果價格穩定的話,今年他家的秋玉米和反季節蔬菜就可收入1萬多元。

  “目前,我們準備增加適合的反季節蔬菜品種,增加種植面積,無論如何都要讓海螺這塊地頭,一年四季都有農作物覆蓋著。“村支書盧洪發告訴筆者,過去,海螺儘管有肥沃的土地,但就是因為缺水,種植農作物也只能種豌豆、紅苕之類的作物,而遇上乾旱年,種什麼都不會有收成,很多農民放棄了耕種,群眾一直過著挨餓的日子。

  近年來,除了大力發展經濟林外,海螺村支部不斷在土地利用上做足文章,開始試種秋洋芋等反季節蔬菜,不斷拓寬群眾的致富路。“去年,我們種了254畝秋洋芋,獲得了大豐收,最高畝産達到3800斤呢。”盧洪説,每年的大春作物收穫後,群眾就開始種植秋洋芋,收了秋洋芋,又種冬天玉米和反季節蔬菜,如此循環,同時也不斷創新土地的種植模式,以此來拓寬村民的致富路。

熱詞:

  • 反季節蔬菜
  • 村民
  • 秋玉米
  • 洋芋
  • 綠色銀行
  • 夏玉米
  • 番茄
  • 四季豆
  • 種植模式
  • 村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