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晚報:大家對"節約"概念理解不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2日 1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人討論問題容易扯皮。扯皮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因是討論問題的雙方概念不清。大到國家、社會、政黨、人民、公民、納稅人等等概念不清,小到“節約”這樣的問題也概念不清。

  財政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政府採購法頒布10年來,我國政府採購規模10年間增加了10倍,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消息一齣即有人質疑:10年節約資金6600多億元,是怎麼算出來的?

  政府採購辦公室負責人解釋,政府採購信息統計中的節約資金,是指採購金額與採購預算的差額。這一指標從政府採購制度改革試點一直沿用至今。

  政府採購就是政府花納稅人的錢買東西,既有行政辦公用品,又有公共産品和服務。比如,鐵道部花1850萬元買一個署名“導演張藝謀”的五分鐘中國鐵路宣傳片,這就是政府採購。

  實行政府採購,不但要有採購預算,還要公開招投標。不是説按市場上的價格買回來就行了,而是政府採購有集團購買的優勢,類似團購,數量大;同時,政府支付能力強,一般不會賴賬,據此形成議價能力,可以在市場上以最合理的價格買到政府所需要的東西。按道理説,政府花了該花的錢,買了該買的東西,談不上節約還是浪費。

  怎麼冒出政府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來的呢?原來,政府的財政預算粗製濫造,水分太大。有人計算:1850萬元足夠拍4部《舌尖上的中國》,夠拍兩部《失戀33天》,夠拍一部半《桃姐》。倘若鐵道部預算花1850萬元請張藝謀導演,實際上只花了850萬,或張藝謀只收了850萬,這可以説節約預算資金1000萬元。但從公眾的角度看,也許這1000萬元原本就不該花,花了就是浪費公帑,不花只能説是應當。説成“節約”就是把“不是”當“是”説。

  我們不善於搞好預算,特別是搞出精打細算的預算,不是因為我們缺少精算師,而是我們的傳統就是“寬打”。過去,沒有預算時,下級向上級打報告要錢,總是用60萬要100萬,給上級留出“下刀”的餘地。上級一刀砍下30萬,欣欣然,“我嚴把資金關”。下級亦欣欣然,多要了10萬,可以多吃幾頓好飯。官場遊戲而已。你説這是“節約”,我看這是扯淡。

  現在有了粗製濫造的預算,比沒有預算是一大進步。但距離合理花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本週一,《人民日報》要聞版刊登一篇報道,題為《一身正氣嚴把關,25年切掉高估冒算4.17億元,陳玉晉軍中“審計一把刀”》。陳玉晉是濟南軍區審計師,他為部隊審減地方施工單位高估冒算工程款4.17億元。現在,我國政府採購規模雖然已經達到11332億元,但不少購買性資金仍游離于政府採購監管之外,特別是多數工程項目沒有納入政府採購管理範圍。從財政部自報政府採購10年節約6600多億到陳玉晉一人審計切掉高估冒算4.17億,我們不難看出預算與合理開支有多大差距。

  儘管公眾與財政部雙方對“節約”的概念理解不同,但目標還是一致的。財政部不必介意公眾對“節約”的質疑,多想一想怎麼把錢管理使用得更好更有效益。公眾理解的“節約”是能不花就不花,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財政部的“節約”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錢不能不花,能把高估冒算砍下來就算是“節約”了。

熱詞:

  • 節約
  • 人民日報
  • 桃姐
  • 舌尖上的中國
  • 失戀33天
  • 概念
  • 政黨
  • 扯淡
  • 導演
  • 張藝謀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