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雲南土地整治讓荒地變成了“金土地”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7日 11: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網昆明6月27日電 (記者祝鴻偉)“現在不僅土地平整了,從大龍潭修建泵站把水引上來,解決了旱地灌溉問題。今年我砍了一千多噸甘蔗,總收入在二十四五萬元。”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濤源村村民胡國棟高興地説。

  過去,他們耕種的土地大多都是坡地,收入只有幾萬元。而現在,土地平整以及配套了相關的灌溉等農業設施後,大大提高了糧食及經濟作物的畝産量。

  “我今年承包了100多畝土地種植甘蔗,除去人工費和成本投入,我的純收入在10萬元左右。”胡國棟計劃著,明年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把上六村經過整理後能夠“上水”的土地再承包過來種植甘蔗。

  胡國棟提到的“平整”而且能“上水”的土地,就是永勝縣濤源鎮2006年實施的熱區土地整治工程,此次土地整治,通過提水泵站把大龍潭的水引上蓄水池,再通過輸水管道把水輸送到各片區分水池,最後通過溝渠分流到每一塊田間地頭。

  原來的旱地、荒地、輪歇地,在經過推平整理、借土回填等措施後,可以上水和保水,一舉變成了 “金土地”。以前只能零星種植玉米、黃豆的土地,現在可以成片種植甘蔗、棉花等價值較高的經濟作物,實現了農業轉型。

  事實上,濤源村的土地整治只是雲南全省土地整治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從2000年以來,雲南省共安排實施土地整治項目1307個,項目建設總規模724萬畝,新增耕地188萬畝,下達預算總投資125.54億元,補充耕地90多萬畝。同時,加上近年來各地實施的佔補平衡項目,新增耕地200多萬畝,實現了全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雲南通過對“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使項目區土地成為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的高産穩産農田,土地利用程度普遍提高了3%以上,生産能力普遍提高了10%以上,生産成本降低了10%以下,增強了耕地綜合生産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雲南的土地整治項目惠及全省16個州市的260多萬農民群眾,人均增加糧食400余公斤,人均增加純收入500余元,新增耕地還解決了50多萬農民的長遠生計。同時,所實施的部分項目還為3萬多異地扶貧移民安置提供了生産生活用地,保證了移民能夠“搬得來、留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今後,雲南將加快推進興地睦邊農田整治重大工程和中低産田地改造建設,積極探索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完成耕地質量等級成果完善工作,著力抓好在建工程項目建設,促進土地整治各項工作協調發展,努力實現土地整治事業新跨越,為雲南橋頭堡建設服務。

熱詞:

  • 金土地
  • 土地平整
  • 整治工程
  • 種植
  • 甘蔗
  • 胡國棟
  • 荒地
  • 旱地
  • 純收入
  • 大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