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羅哲文之嘆”是一篇當代的“阿房宮賦”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1日 14: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蘇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2年5月16日,著名古建築學家、“萬里長城第一人”羅哲文先生辭世了。作為梁思成的大弟子,羅先生德高望重,尤其在助力中國成為世界遺産名錄上遺産數排名第三的國家(41處)方面,為之奔走呼號,顯示拳拳之心。羅先生一直瑩瑩於懷的憾事,是正如他所感嘆的:“98%以上的歷史文化名城面目全非”。在他離去之際,他的這聲悠悠浩嘆,在今天號召文化強國、文化卻橫遭摧殘的背景下,更顯振聾發聵。

  “城不符名”成為一種空間文化層面的尷尬。歷史文化名城,首先是作為“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因此,保存遺産、傳承文化、守護記憶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基本責任和使命。可惜,在工業化、城市化、城市現代化的大背景,無論是“開髮式保護”、“建設性保護”、“修舊如舊”或是“維修性拆除”的口號,最終的結果是,一批批歷史文化遺産,在城市中不斷消失、流失、消亡,從此不再。

  城市一邊借助歷史文化名城,大搞旅遊促銷;一邊又摧毀一個個歷史建築,剷平一條條歷史街區,打破一個個歷史遺存,讓遊人無從去看,去品味,去欣賞一個城市的內涵之美與歷史的底蘊之魅。所以説,那些獲得過名城稱號的城市的“名”,似乎也是一張歷史封存的文件而已。在國際化、現代化的浪潮下,連樓盤都“全盤西化”了的城市,早已失去了城市古韻。

  中國自1982年至今,已經審批、認定了117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可惜,正是經過30年的城市大發展、大擴展時期,“98%以上”的歷史文化名城都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名城身份”,紛紛遺棄了那些給以其“名分”的歷史文化遺産、遺存以及古舊街區。不論是梁思成哭北京,馮驥才哭天津,羅哲文哭昆明,阮儀山哭平遙,都從不同側面體現了這些歷史文化名城遭遇的“遺産危機”。

  城市在發展的車輪上,漸漸迷失了方向,不知要走向何方。南京的“老城南”街區保護事件,因修地鐵而砍伐“梧桐樹”事件,北京的“梁林故居”拆除事件,張家界的世遺摘牌事件,很多歷史文化遺産的資源流失,讓歷史文化名城逐漸失去了“歷史之厚重”,而又難以獲得“現代之輕盈”。“千城一面”、“萬樓同形”的現代化城市建設,讓那些本以為傲的歷史文化名城,也逐漸失去了歷史風骨,淪落為視覺與文化上的輕浮角色。

  沙立寧的那句“讓我看看城市的建築,便知這個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似乎可以成為諷刺“不東不西”,“不倫不類”,“不古不新”,千城一面的“歷史文化名城”的一种經典玩笑。

  由城市歷史文化遺存、遺産、街區、建築等構建的城市文脈,是一個城市的魂與魄,更是讓人記憶一個城市的物化文明成果。若城市發展摧毀了這些文脈,那麼城市必將在“失魂”與“失重”的狀態下,“游離”和“迷離”于“無根”和“無家”的虛無之中。

  最後想起了杜牧的《阿房宮賦》。如注入新解,則我們可以將毀掉的歷史文化名城譬之為被付之一炬的阿房宮,今天城市管理者的好高騖遠、喜新厭舊和歷史上的統治者的窮奢極欲、大興土木都導致了歷史文化的最終湮滅,成為殊可悲哀的事情。從這個意義説,羅哲文先生的嘆息,豈非就是一篇當代的“阿房宮賦”? (中國江蘇網:胡小武)

  (來源:中國江蘇網)

熱詞:

  • 歷史文化名城
  • 阿房宮賦
  • 修舊如舊
  • 游離
  • 無家
  • 失重
  • 失魂
  • 無根
  • 梧桐樹
  • 歷史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