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晨報:資料付之一炬 何來鄭和寶船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2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造一艘“偽船”,不如多傾聽民意民聲,從民所欲;修幾座假廟,不如嚴於律己,真正做到“維民所止”;在古書中尋章摘句,遠不如真誠面對歷史,承認錯誤,繼往開來……

  據昨日《揚子晚報》報道,南京市正緊鑼密鼓復建“鄭和寶船”。

  緬懷歷史,無可厚非,但不應如此勞民傷財。鄭和寶船的資料早在明朝就被付之一炬,工藝如何、形制如何、材料如何等,一直是個謎,製造方自己也承認沒有“參考資料”,既然如此,造出來的是“寶船”呢,還是“偽船”?

  上世紀中葉,我們曾先後複製“司南”、“地動儀”等,根據文獻中寥寥幾筆,便將磁石做成勺狀,結果轉動不靈,並無指南功能,至於仿製的“地動儀”,也出現了將跺腳誤認是地震的情況,這樣的笑話,為何還要複製下去?

  問題的關鍵在於,近代以來,中國文明遭遇挑戰,在“炮利船堅”面前,我們始終不服氣,總想從幾千年曆史中找出點偉大發明,以示“先前闊”。不否認,勾股定理不比畢達哥拉斯定理差,祖衝之的圓周率搞得也挺不錯,可它們並不能代表我們的傳統,也無法讓我們變成現代科技大國。

  事實上,古代中國確實不太重視工具理性,但我們也有偉大的傳統,比如為民請命的擔當,天下為公的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坦蕩,九死不悔的執著……正是一代代仁人志士的堅持,讓中華文明薪火相傳,延續至今,這才是我們的真道統。弘揚傳統,決不能舍此大道,轉而去向器物文明的層面找面子。因為,再偉大的工具,也會隨著時代改變而退出歷史舞臺,而尊嚴、價值、愛與理性,才能成為永恒。

  造一艘“偽船”,不如多傾聽民意民聲,從民所欲;修幾座假廟,不如嚴於律己,真正做到“維民所止”;在古書中尋章摘句,遠不如真誠面對歷史,承認錯誤,繼往開來……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工具先進的大帝國,但它們乍興乍滅,無一持久,這恰好説明,只認工具理性,罔顧價值理性,其行不遠。

  誠然,現代社會必須尊重工具理性,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也以鄭和自豪,但有出息的人會繼承鄭和勇於探索、不畏艱難、持之以恒、尊重科學的精神財富;而沒出息的人就會畫餅充饑,拿著自己想像出來的玩具船説:看,咱的傳統多偉大!

熱詞:

  • 鄭和寶船
  • 地動儀
  • 偽船
  • 工具理性
  • 參考資料
  • 司南
  • 維民所止
  • 寶船
  • 揚子晚報
  • 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