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專家指中國文化事業遭遇“誤會”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8日 1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4月7日電 (記者 杜燕) 如何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城市?在7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特色世界城市論壇上,與會政府代表、專家們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凝聚力和對外的影響力,但中國在發展文化事業中遇到一些“誤會”。

  第三屆中國特色世界城市論壇7日在京開幕,聚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先進文化之都”這一主題。開幕式上,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龍永圖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凝聚力和對外的影響力,中國要打造文化強國就要打造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即法治文化、誠信文化、雙贏文化、包容文化、務實文化等共同構成的新型文化。

  他強調,中國現在發展太快,出現了一些浮躁之風、鋪張浪費的現象,像內地一些城市建設大量的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但遠離老百姓,甚至淪為領導參觀之用。因此,中國在文化發展中,尤其要強調務實文化,克服形式主義、鋪張浪費,讓文化回歸樸實無華。

  他還指出,建設一個文化強國就要培育、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的載體,這個載體是文化産業。但發展文化産業不僅靠藝術家,還需要有培養和經營文化的管理者,遵循市場規律。同時,還需要培養具有核心價值觀的公民,他們勤勞務實、充滿愛心,因為優秀公民是打造中國軟實力的基礎。

  清華大學教授、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于群指出,一個世界城市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發達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但中國內地一些地方出現了“重文化産業、輕文化事業”的傾向,實質是以抓經濟建設的思維方式進行文化建設,這是對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關係的不正確認識。

  他稱,文化事業靠公共財力,是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公共事業;文化産業以市場為引導,是獲取經濟效益的産業。但文化事業的繁榮是文化産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文化産業要靠文化事業來涵養。因此,建議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避免政府在文化事業發展中的缺位,以及在文化産業發展中的越位。

  德國漢學家、歌德學院(中國)前總院長米歇爾康阿克曼在發言中指出,北京有潛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城市,更為重要的是,北京已從過去模倣西方、否定自我的模式中走出來,呈現出與以往任何時候都不同的特點和活力,既創新又保護歷史傳統,既開放又具有地方特色。

  不過,阿克曼指出,目前中國有一個誤會,那就是辦任何事情都要做大,好像大才能有影響。他認為,文化能不能賣出去,不是創造動力的前提,而是創新能力的結果。

  當天,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學者、政府代表、企業家代表等共400余人還就“創新金融服務體系,助推文化産業發展”,以及“傳統文化與城市精神”等議題展開討論。完

熱詞:

  • 誤會
  • 文化事業
  • 先進文化
  • 文化産業發展
  • 德國漢學家
  • 越位
  • 誠信文化
  • 形式主義
  • 軟實力
  • 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