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貝多芬:美國人的偶像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4日 0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周炳揆

  去年在美國拜訪一位教授時,他家的環繞音響正好在播放我十分熟悉的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我們的談話自然轉到了古典音樂、轉到了貝多芬。他説:“貝多芬是美國人的偶像。”見我似乎並不茍同,他又笑著説:“你可能不這樣認為,但這是真的。”

  我當時認為這位教授對貝多芬的評論可能是基於這樣的事實:相比莫扎特和海頓,貝多芬在音樂創作上敢於突破傳統,不懼批評以及他個性上的唯我獨尊、桀驁不馴等似乎更符合美國精神。但這可能僅是一個方面。事實是,貝多芬的形象和名字已紮根于美國的主流文化,包括流行文化中。一個美國人可能幾個月也不曾想到有貝多芬這個人,或許也沒有聽過他的音樂,但他們都知道貝多芬。那些對交響樂毫無興趣的人,都把貝多芬當作是“古典音樂”的代名詞。

  有史料記載,貝多芬作品首次在美國上演是在1805年,南卡羅萊那州的查理斯頓。當時貝多芬剛完成他的“英雄”交響樂。自那以來,美國人一直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塑造貝多芬的形象:在貝多芬去世以後的幾十年間,民間流傳著一些故事,如他對貴族視若無睹以及他臨死前對上天揮舞拳頭,以致雷聲大作等。他的狂風暴雨般的音樂充分點燃了觀眾的想象力。而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古典音樂被尊崇為“提高道德”的力量,這樣,貝多芬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形象也自然從一個“文化英雄”變為道德之神了。

  貝多芬在美國多次被搬上銀幕,有的傳記,如《永遠的愛》《複製貝多芬》等;有以故事片形式配以貝多芬的音樂、融入有關貝多芬的情節,如1971年的影片《發條橙》中的主角亞歷克斯,就是貝多芬的狂熱信徒。貝多芬也頻頻出現在流行樂隊節目單上,如ChucKBerry的《滾動貝多芬》,打擊樂隊Sou1jzBoyz的《貝多芬》中伴以重金屬的打擊樂。而“橫跨西伯裏亞”樂隊則創造性地搞出一部搖滾歌劇《貝多芬的最後一晚》,其中杜撰了貝多芬為了死後成為最好的“梅菲斯特”(歌德《浮士德》中的妖魔),答應不再創作第十交響樂等奇怪情節。

  另外,美國的一些“非洲中心主義者”根據上世紀四十年代一張貝多芬皮膚黝黑的畫像,喋喋不休地論證貝多芬是黑人。最近有學者認為貝多芬的祖先是摩爾人(今泛指北非人)。問題是,即使貝多芬是黑人,那又怎麼樣呢?在當今美國,貝多芬儘管是人人皆知,但對於不聽古典音樂的美國人來説,他們所知道的貝多芬,也就局限于電影、電視和流行音樂中一再聽到的第五、第九交響樂,《月光奏鳴曲》以及不那麼重要的《致愛麗絲》罷了。

熱詞:

  • 貝多芬
  • ChucKBerry
  • 偶像
  • 貝多芬作品
  • 古典音樂
  • 梅菲斯特
  • 月光奏鳴曲
  • 浮士德
  • 文化英雄
  • 發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