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年11月30日 18:08 關鍵詞: 西安市救助管理站

西安市救助管理站:“他不來,還不能讓他發生意外”

央視網 記者:王甲鑄

核心提示:節假日期間,救助站的救助工作並不能停。中秋送月餅,過年送餃子,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從大年二十九開始一直送到正月初五,因為初五以後飯館才開門。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央視網消息(網絡新聞聯播記者 王甲鑄報道)11月16日清晨,5名男童被發現死於貴州省畢節市城區一處垃圾箱內。5個孩子的離去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同時也讓民眾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民政救助工作。

  西安地處內陸中心,是連接東西匯聚南北的交通樞紐,在此週轉的流動人口眾多。那麼西安市救助管理站現狀如何?如何開展救助工作? 

  完成最基本的救助沒問題

  11月29日,央視網記者來到了西安市救助管理站。西安市救助管理站位於城南長安區長興路,2003年掛牌成立,佔地面積23畝。救助站分為三大區域,行政區,救助區和未成年人保護救助中心。救助區主要針對成年人,採取自願的方式進行救助。

  在救助區,記者聽到三層樓房打開的窗戶裏不時傳出精神病人的陣陣嚎叫,而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正默默地坐在床沿,眼神呆滯一動不動。因為無法提供家庭地址或者其他原因,他們只好滯留在這裡。眼下,西安救助站已經滯留了70人。每天一日三餐,米飯,麵條和饅頭,標準和低保標準相當,住宿為一人一床。於此同時,在西安市內的八家定點醫院裏,還有近40個救助人員正在接受最基本的醫療救助。

  救助區南側一個二層小樓是未成年人保護救助中心,大鐵門從裏面反鎖,來人需要按門鈴,裏面的老師才會開門。因為有外界的捐贈,這裡的環境相比救助區而言更好一些,有活動室、教室、圖書室、餐廳和宿舍。下午三點,孩子們都集中在教室裏做遊戲,不時傳來笑聲,只有兩個智障兒童安靜地坐在教室後面。

  從年初至今,西安市救助站的孩子數量一直保持在10-15個左右,大都在10歲左右。這裡的伙食標準更高一些,有牛奶和水果,但比兒童福利院低。許多被家長遺棄的孩子,來到這裡就不願意走,工作人員解釋説,“他們在家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一年吃不了幾次肉,有的孩子我們送回家了,結果又來了。” 

  在救助區的後面,一座嶄新的大樓已經竣工,正在做內部裝修。這是一個4000平米的未成年保護中心,由發改委撥款建設。“本來是9000平米,我們預留了5000平米,這樣救助能力就能得到更大提升,”救助站站長助理孫小兵介紹。

  西安市救助站目前有100個工作人員,比2006年時增加了一倍。當時曾經因為需要救助的人員逐年增多,工作人員忙不過來,一些本應開展的工作難以及時開展,即使現在,冬季忙碌的時候人手依然會捉襟見肘。

  西安救助站由市財政全額撥款,民政部和省財政每年還會有補貼。“過去一些小縣城的救助站發生過經費困難的情況,西安不會出現這樣的事,哪怕你今年超了,也會給你追加,完成最基本的救助沒問題,”孫小兵説。

  只要説自己需要,那我們就救助

  在記者來訪之前,四個無費返鄉的民工每人拿著一張換票憑證被送往西安火車站,換票乘車回家。這是目前西安救助管理站每天都在進行的常態工作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工作。

  從今年1月到10月,西安市救助管理站救助成人共12720人次,未成年人356人次,救助危重病人及治療301人次,未成年人專項活動中救助274人。

  “什麼樣的人都有,精神病人,無業流浪的,還有專門跑站的,就是全國各地到處轉,不花一分錢”,孫小兵向央視網記者介紹説,隨著火車票實名制的實行,跑站的人比以前少了,但真正流浪的人還是很多。

  入冬之後,隨著年節來臨,救助站增加的另外一個救助群體,便是無費返鄉的民工。“這屬於特定時期的現象,工地停工,他把工錢寄回家,到我們這裡來,説要救助,其實就是為了一張免費的車票,”孫小兵説,“以前還有'三無‘人員這樣的説法,現在救助已經完全放開,你只要來説自己需要救助,那我們就救助,也沒辦法進行甄別,這是多年來形成的狀況。”

  在西安火車站9號窗口,每天下午4點到4點半,都有個特別的窗口專門為拿著救助站發的換票憑證的被救助人員開放。因此在當天救助的正常人員,能趕上這個點的一般都不會滯留,過了這個點,就住一晚上,第二天九點離開救助站。

  而未成年人則需要救助站護送回家,省內的開車護送,省外的坐火車護送。“按規定18歲以下必須護送,但現在17、18歲的孩子確實有自主能力。上次有一個男娃脾氣特別大,對我們説’我都打了兩年工了,啥幹不了',我們給了他一個換票憑證,他自己就去火車站換票了。所以現在一般都是16歲以下我們就送回家,”孫小兵説,“現在16、17、18歲,這樣的年輕人特別多,剛畢業的學生,不上學的,沒錢了就來這裡中轉。” 

  “因為在全國來説,西安屬於比較大的站,交通匯聚,在西安轉車的比較多,我們之前預計幾年能達到15000人次,現在已經大約13000人了。”孫小兵解釋説。

  他不來,還不能讓他發生意外

  在救助站的院子裏,停著兩輛貼著“西安市民政局、西安市救助管理站街頭救助服務車”的麵包車,這樣的車在救助站一共有四輛,進入冬季之後,尤其是貴州畢節事件之後,民政部門要求各地救助站加強上街救助力度。

  “往年冬季我們每天都出去,另外,因為通過媒體公佈了24小時求助電話,群眾打電話反應,我們就派車出去問,需要救助我們就拉回來,不需要我們就送棉被,送餅乾。”孫小兵對記者説。

  節假日期間,救助站的救助工作並不能停。中秋送月餅,過年送餃子,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從大年二十九開始一直送到正月初五,因為初五以後飯館才開門。

  孫小兵介紹説,過去在西安市內,流浪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段是鐘鼓樓廣場、開元商城。但今年,工作人員發現城裏面的流浪人員少了。 

  在記者採訪期間,孫小兵面前的救助熱線不時響起。孫小兵給記者展示了過去十天的電話記錄,“接到了256個人(熱線電話),只接回來了3個,不願意被救助……其實我們也知道為什麼不回來,到這裡無非就是一頓飯。有些是想要錢,你送的被子他拿去賣錢,還有的就是圖省錢不住店,就睡一晚上,第二天就走了”。孫小兵説,事實上很多流浪的人不願意來救助站,“叫他們來,説救助站有暖氣,他不來,你沒辦法,還不能讓他發生意外,隔兩天你還得過去看一下……現在,咱説句不好聽的,就是不能死人。人家不願意來,結果死了,這個還是我們的事……” 

  “按理説,街上有城管和公安,還有社區,我們的職責是把進站之後救助工作做好,結果110的事,120的事,都給我們打電話……我們救助時不能強制,去了人家不來我們就沒辦法,可總有人打電話來質問:‘你來不來,你們算幹什麼吃的’”。

  孫小兵舉了兩個例子:前段事件一個老太太打求助電話,説家裏的房被拆了沒地方去,結果一問才知道人在咸陽,而咸陽也有救助站。

  “公安出了事,他有幾百個派出所,有自己的轄區,但我們得滿西安跑,前天晚上有人打熱線説發現求助者,我們從南跑到北,交通又不好,跑到渭河邊一看,是個拾荒的,人家不來,這樣一去一回,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沒了”。孫小兵説。

  11月29日,本地一家電視臺記者跟隨救助站站長外出採訪,自己帶了火腿腸、餅乾。“結果後來發現帶過去的東西被老人家全喂狗了,人家就是賣狗的,不是流浪人員,你非要給劃進去,不過話説回來,再難我們也要堅持”。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