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1月4日播出):在內蒙古,農區利用過剩的秸桿養牛養羊,而牧區則通過優化品種減少牛羊數量,這一增一減,不僅讓農牧民的收入增加了,草原生態也得到了保護。
每年這個時候正是草原上牧民忙著接生小羊羔的季節,但是我們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朝克巴特家裏卻發現,今年不僅小羊不多,就連過去滿滿登登能容納上千隻羊的圈裏也只有400多只羊。
朝克巴特説,現在牧區養的羊都是優質品種,除了這些基礎母羊,其它的早在秋天就賣到農區去了。
錫林郭勒盟牧民朝克巴特:羊少了,不愁草料不説,而且大冬天就是遇到雪災,損失也小了,多踏實呀!
東部牧區的羊少了,而在西部農區烏蘭察布市的張國強家裏,這幾天卻新添了幾十隻牧區優質綿羊。種地是把好手的張國強雖説是第一次養羊,勁頭可不小。
烏蘭察布盟張國強:你看,我家玉米這麼多,還有秸稈, 當飼料喂羊,每只羊少説也能掙兩、三百塊錢呢。
這農區、牧區牛羊的“ 一增一減 ”,正是政府做活牛羊經濟戰略帶來的變化。在內蒙古,東部牧區牲畜數量連年增長,可是草場生態破壞嚴重,牧民收入也上不去。而在西部農區,既有大量可以當飼料的秸稈,農民冬閒也有時間。
政府首先在牧區幫助牧民改良牲畜品種,原來一頭羊養一年才出欄,現在5 、 6 個月大就能賣。這樣牧民收入沒減少,對草場破壞也小了。而在西部農區,政府投資200多億元扶持畜産品加工企業,建立起30多條肉、奶、絨深加工生産線,讓農民不僅能養羊,還賣的好。
烏蘭察布盟農民張國強:這80多頭羊我能賣一萬多,而且你説種了地再養羊,順手的事,還賺錢,咱農民能不願意嗎?
錫林郭勒盟牧民朝克巴特:最讓我高興的是,我家的草場以前黃黃的,現在都是綠綠的。
2007年,內蒙古牛羊數量增幅達2%,而全區畜牧業産值年均遞增卻達到了10%,提質提效的速度遠遠快於牲畜頭數的增長速度。400多萬名農牧民從中受益,人均增收近千元。
【有感而發】
內蒙古畜牧科學院研究員盧德勳:形成農區牧區優勢互補 良性互動的現代化畜牧業發展格局,這樣既充分保護了自然資源、利用了自然資源,同時又發展了畜牧業,而且農牧民實實在在得到了好處。
責編:王超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