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12月15日播出):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以“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思路,探索出一套符合重裝企業特點的創新機制,推動企業實現了從自行摸索,到具備自主創新、生産重大裝備能力的飛躍。
近日,由中國二重自主設計、製造並安裝的8萬噸模鍛壓機項目,在四川德陽正式啟動。
中央臺記者李楹:這就是八萬噸模鍛壓機的樣機模型,各種大型的飛機、船舶所使用的精密的模鍛件,都能在它的多項重壓下,一次整體壓製成型。而長期以來,這種精密的模鍛件我國一直依賴進口。
中國二重副總經理八萬噸模鍛壓機項目負責人曾祥東:幾年前我們和國外聯合生産軋製生産線,我們的工作量達到了80%,我們的經濟效益只收到20%,我們沒有掌握到核心技術,只能按人家的圖紙進行來料加工。
中國二重下決心要改變這種局面,但研發製造重型裝備動輒就需要幾百萬、上千萬的投入,萬一失敗,風險和責任成了研發人員最大的後顧之憂。
中國二重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固川:當時感覺壓力很大,睡不著覺,公司領導就對我説:研發新産品,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造成的損失、費用和責任,由公司承擔;如果成功了,成績和榮譽是研究人員的。
正是這種“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大氣魄,給了研發人員以信心和勇氣;而每個月都有的總經理津貼、每年幾百萬的創新獎、對創新型工人數萬元的重獎,這一系列激勵創新獎勵政策,又激發著他們持續不斷的創新熱情。2003年,中國二重研製出我國第一台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熱卷箱設備,單臺價格比進口設備低了30%至40%;目前中國二重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大型冶金成套裝備,不僅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達到50%,而且開始向歐洲、南亞和東南亞國家出口。
中國二重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固川:有了技術創新成果,就要申請專利,把它攥在手裏。我們把這叫“專利戰略”,這樣我們就有技術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目前,中國二重已經擁有專利技術58項、發明專利10多項。企業的年銷售收入也從2000年的6.2億元躍升到今年的60多億元。
【有感而發】
四川省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王曉剛:制度重於技術,創造良好的有利於創新的機制,是企業推進技術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只有這樣才是可持續的創新。
責編:王超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