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11月6日播出):為充分反映全國各地幹部群眾對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熱烈反響,報道各地各部門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實際行動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本台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高舉旗幟 科學發展》和《説句心裏話》兩個專欄。今天播出“北京:民生財政暖民心”和“天津:竇大媽生活像花兒一樣”。(注:頓一口氣)
最新統計顯示,北京市財政每支出100塊錢,就有51塊花在農民身上,北京的293萬農業人口從2005年起享受到更多的財政投入。
往年的這個季節,北京遠郊山區的農民家裏早已經架起了煤爐,燒上了“土暖氣”,而現在,這裡家家戶戶拆掉了土暖氣,這些煙熏火燎用了幾十年的取暖爐也退出了農家小院。
北京昌平區興壽鎮上西市村 鞏鳳霞:
以前,冬天你要是下地,那鞋子是涼的,凍得你哆嗦,現在呢,一身秋衣秋褲就可以下去了,鞋子從(床)底下一拿起來是熱乎的。
讓山區農民從腳底熱乎到心頭的就是這種俗稱為“吊炕”的新式火炕,是政府能源辦經過多次試驗,改進創造出來的節能炕。
記者:與老式落地炕相比,吊炕的內部結構更加簡潔,散熱更加均勻,而且下面是架空的,這樣炕面和炕底、加上兩個邊都可以散熱,使屋子裏的溫度比原來提高了七、八度。
北京昌平區興壽鎮上西市村 鞏鳳霞:
我們每搭一個炕政府給補貼500塊錢。
從去年7月到現在,北京已經為30萬農戶建造了吊炕,補貼超過一億五千萬元,近百萬農民享受到政府財政的“溫暖”。對昌平區上西市村來説,今年一年的財政投入就超過1200萬元,前所未有。這座剛剛投入運行的全國第一個智慧化沼氣站,讓這裡的370戶農民家家實現了管道沼氣入戶;80盞嶄新的太陽能路燈照亮了夜間的村道;新增的500畝生態林更使這裡山更綠,果更甜。但讓鞏鳳霞更加高興的是,最近她還擁有了一份像城裏人一樣可以拿“工資”的工作。
北京昌平區興壽鎮上西市村 護林員 鞏友庭:
以前這山坡年年種樹,年年不見樹,牛吃羊啃的,沒人管。
北京昌平區興壽鎮上西市村 鞏鳳霞:
現在封山育林了,我們都當了護林員,政府每月補貼300塊錢,現在我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了。
把以前和農民沒有直接關係的生態林,變成現在村民們精心看護的對象,這種轉變就來自於政府財政投入方向的調整。
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 徐熙:
原來一説到種樹只是想到對政府機關,對林業部門的投入,而對養護投入非常薄弱,使得種樹多,成活率低,所以這幾年我們給農民直接投入,這樣成活率非常高,實際保證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也使農民得到了一部分收入。
目前,北京有6萬農民像鞏鳳霞一樣在護林員、農村管水員、鄉村公路養護員等公益性崗位上享受政府補貼;今年又有兩萬多農家實現了管道入戶,集中供生物燃氣;200個村莊完成了道路硬化、污水處理、廁所改造、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政府行政經費支出壓縮10%,減少了5.4億元。
北京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梅松:
北京市這麼大的攤子,能夠把政府投入的一半以上花在三農上,切切實實表現出以城帶鄉、以工補農、統籌城鄉的力度和決心。
責編:張托雅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