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五年來,各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城鄉居民的生活進一步改善。為了展現五年來的巨大變化,本台推出系列報道《今天的生活》,今天播出《小康生活向我們走來》。
坐落在前門的北京規劃館展示著北京的發展歷程。今天,報道十七大的境外記者來這裡參觀。丹麥記者奧森説每次來北京都能看到很大變化,用中國人的話説,生活越來越小康。
丹麥記者 奧森:每天街上都是車水馬龍,到處生機勃勃,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能購買汽車,這是經濟繁榮的景象,這也説明了中國人越來越富裕。
在中國工作了6年的白俄羅斯記者伊娜莎前段時間剛出版了《旅行中國》一書,銷售很好。
白俄羅斯記者伊娜莎:前段時間我剛去了雲南瀘沽湖採訪,我看到那裏的人們能按自己的傳統生活,他們現在非常幸福。
記者 張泉靈;中國人現在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幾乎我們在採訪每一個外國媒體記者的時候,都能聽到這樣的回答,這就是他們對“小康”兩個字的理解,而事實上“小康”這個詞在中國社會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那就是惠及更多的人和更高的水平。
江蘇昆山是一個已經初顯全面小康現實模樣的地方,它的面積只佔全國萬分之一,而每天創造的經濟産值就達2億元。我們選擇了在昆山人看來經濟實力不算強的大潭村採訪。
記者 岳群:和全市的其他村子一樣,這裡也有一個農民會所,不僅有我們常見的農民休閒娛樂場所,還有談心室、服務所和醫療站。
昆山大潭村村民 朱生元:看小病就可以刷這個卡,如果得大病,我們和城裏人一樣,最高可以報銷20萬元。
昆山建設小康,首先讓農民人人有技能、個個有工作、家家有物業。原來一直務農的朱老伯,現在就有四份收入。
昆山大潭村村民 朱生元:每月木工2000元,土地租出去每年分紅4500元,有一套房出租每年收入1萬元,每年和老伴還能領到9千多塊錢的養老金。
去年,11萬昆山農民在一項問卷調查中,自報家庭收入,年人均收入達9千元,近10萬名農村老人直接進入最低生活保障,幸福滿意度達到76%。
【數字新聞】
天津市華辰學校2000多名師生今天搬進了現代化教室。天津市投入50多億元,改善了1000多所農村中小學教學裝備。
【數字新聞】
雲南花農楊華今天把他的花賣到了俄羅斯。雲南花卉産業一年總收入15億元,花農戶均收入2萬多元。
【數字新聞】
重慶市巫山縣的譚興今天把一車蔬菜送到了市區,凈賺900元。重慶市打造8小時城市圈,讓2500萬庫區移民輕鬆出行。
責編:魏宇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