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香港十年】文化深處是故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8日 19:37 來源:CCTV.com

專題:CCTV-新聞“香港回歸十周年”特別報道集錦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6月28日播出):端午節才剛過,香港國際龍舟賽又開始了,香港文化的多元與豐富超乎我們的想象,每年政府在這一方面的投入達到24個億,一年中,來自世界各地的1多萬場文藝表演讓你目不暇接,你碰到兩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是登記讀者,博物館、文化館、藝術中心等公共文化場超過100個,平均每天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達到二三百場。

  在保持多元的同時,如何尋找到與香港新的政治經濟生態相匹配的文化定位是特區政府成立之初就設定的目標,最新調查顯示,香港現在認同中華文化的人數上升到65%,對於這個比例,主管文化的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並不滿意,他特意把我們約到了這個與他相伴40年的傳統茶餐廳。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 何志平:(文化)一定要有它的根,不然的話我們老是多元化,沒有主流,沒有我們的根,這非常被動了,我們一定要“一體多元”。

  記者:是什麼體呢?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 何志平:主流文化,就是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價值觀。

  “搶包山”是香港中華文化根基的其中一個符號,在香港文化委員會主席張信剛眼裏,港英政府時期的文化無為政策留給特區政府的,是如何重新認識並讓這條文化之根扎的更深,因為根深才能葉茂,幸運的是,他見證了香港有史以來第一份文化政策建議報告的誕生。

  香港文化委員會主席 張信剛:非常清楚的,就是積極地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演藝團體跟內地的交流。

  十年來,“交流”成了兩地文化的主題詞,僅慶祝回歸十周年這幾天,兩地合拍的200多部影片回顧展來了;中國少年京劇藝術團200多位小演員帶着經典劇目《扈家莊》來了;中央芭蕾舞團帶着舞蹈《黃河》來了;在香港舞蹈團,《塵埃落定》《清明上河圖》等取材內地的作品也走上了舞臺。

  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務司司長助理 汪志剛:(十年來)僅就文化部登記備案的內地和香港文化的交流項目就達到4000多項,7萬多人次。

  此外,特區政府還在全港1500多所中小學推行中文教育。十年前,香港城市大學創辦了中國文化中心,不過所開展的工作卻不只是單純的研究或展示。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 鄭培凱:全校學生都要修中國文化課程,而且是6個學分。

  走出校園,香港還活躍着十幾個民間中華文化促進團體,幾天前,伍淑清又帶着1300多名香港青少年開始了北京國情之旅,這位投資內地企業的第一人,從回歸那年成立香港第一個中華青少年曆史文化教育基金會開始,像這樣的團已經帶了100多個。

  全國政協常委 伍淑清:我們要推動孩子們認識,我們是中國人,香港是我的家,這句口號是我們給他們的。

  站在新的文化路標之前,一個為其文化根源而自豪的社會正在香港變成現實,香港也正成為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新舞臺。

責編:嚴晉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