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地處江蘇省北部的蘇北地區,西臨安徽,北接山東,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抗日戰爭時期,它是聯結華北八路軍和南方新四軍的重要樞紐。
1940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蘇南新四軍擊退國民黨軍隊的阻攔,積極部署渡江北上,執行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的戰略任務。7月中旬,江南指揮部改稱蘇北指揮部,陳毅任指揮兼政治委員,粟裕任副指揮。
從1940年5月到10月中旬,按照中央的指示,八路軍、新四軍多支部隊北上、東進,在鹽城、東臺之間的白駒鎮勝利會師,使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蘇北敵後抗日根據地聯成一片,八路軍和新四軍聯成一片,開闢了華中最大的一塊抗日根據地。根據地軍民在蘇北區委領導下,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大力發展地方武裝,多次粉碎日、偽軍大規模的“掃蕩”和“蠶食”,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
【記憶錄】
1945年8月,蘇北抗日軍民舉行大反攻,相繼攻克淮陰、淮安、鹽城,使蘇北敵佔區全部解放。
責編: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