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陜西、河南:政企聯手推進農業信息進村入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5日 20:20 來源:CCTV.com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陜西、河南兩地通過政企聯手,創建“電子農務”平臺,推進農業信息進村入戶。

  前兩天,記者在陜西綏德縣三十里寨村採訪時,正忙著晾曬大紅棗兒的村民們説,今年,比紅棗兒賣得還火的,要數他們村的棗苗了。

  陜西省綏德縣三十里寨村黨支部書記 安光正:去年,棗苗賣2毛錢(一株)還搶著賣不出去,有的就燒了。今年通過電子農務把棗苗信息發出去以後,新疆、東北、寧夏這些客商來了以後搶著買。60多萬株賣的是8毛一株。

  安支書提到的電子農務就是能夠直達村戶的信息服務。在這個兩千多人的村子裏,60%的村民有手機,而他們大多都訂制了電子農務專門提供的農業信息。每月只需3元,而且進退自如。

  然而過去由政府提供的農業信息服務站一般只能覆蓋到鄉鎮,無法進村入戶,電子農務平臺的創建則是政府和企業聯手雙贏的結果。

  中國聯通陜西分公司總經理 李俊義:它(政府)有隊伍、能夠提供信息,我們有網絡,有平臺,雙方都可以把各自的資源盤活。

  就在越來越多的陜西農民自願成為“電子農務”用戶的同時,河南開封等地農民腰上別的手機也陸續開通了“農信通”,僅尉氏縣十八里鎮就有農信通客戶8836戶,農信通客戶普及率達到85%以上。

  河南尉氏縣馬廟村農民 張芳:現在做生意方便得多了,對方打個電話,我知道他要什麼規格,把錢給我存到賬戶上,我就把貨給他發過去,不用見面,生意就做成了。

  目前,河南省141個縣級農業機構均成立了農業信息服務機構,全省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實現了信息入村,有5000多萬農民因此受益。

責編:王麗華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