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非洲的蚊子通常被認為是傳播瘧疾的罪魁禍首。但在歐洲進行的一項實驗中,蚊子也能發揮瘧疾“疫苗”的作用。
卡羅斯 康柏博士在7月30日出版的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寫道:“瘧疾疫苗正從實驗室走入現實世界。”
這項研究提醒人們,“瘧疾的病原體——瘧原蟲恰恰也是最有力的防疫工具”。儘管通過這種途徑開發疫苗仍面臨許多困難。
研究人員將10名志願者列入“疫苗”組,5名志願者列入參照組。所有人都吃過3個月的氯喹,並曾有一個月的時間暴露于一批蚊子中。在“疫苗”組的是攜帶瘧疾病毒的蚊子,而參照組的都是沒有感染病毒的蚊子。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蚊子“疫苗”的效果得以顯現。
此後,15人都開始停止服用氯喹。兩個月後,研究人員讓所有人都被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結果顯示,“疫苗”組的10個人血液中都沒有發現瘧原蟲,而參照組的5人體內都發現有瘧原蟲,即感染了瘧疾。
這一實驗是在荷蘭奈梅亨的拉德堡大學進行的。該研究項目得到了法國政府的批准,並接受了兩家基金組織的資助。(雷亞)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西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