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奧巴馬 塵埃落定話生平

 

CCTV.com  2008年11月08日 07:4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專題: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

圖為幼年奧巴馬

圖為奧巴馬一家

  英文用“口含銀勺而生”表示一個人生而富有。對於奧巴馬的出生而言,“銀勺” 雖然未現,但獨特的個性、氣質卻是源於他先天的多元文化背景。

  奧巴馬的父親老奧巴馬是一名肯尼亞人,留美時遇到奧巴馬的母親、美國白人鄧納姆。奧巴馬兩歲時,父親離家進哈佛深造。6歲時,母親帶著他改嫁印尼。小學時,奧巴馬就展現出組織天賦。他的老師這樣描述他:“他總想成為第一,站在最前面。他有天生的領導欲。”4年後,母親再度離異,帶奧巴馬返回夏威夷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奧巴馬進入私立學校繼續接受教育。但是,傳統的美國中産階級生活方式讓奧巴馬感到陌生,“究竟是白還是黑”的問題也困擾著他。為驅走“白或黑”的煩惱,奧巴馬甚至選擇酗酒、吸食大麻……奧巴馬坦言自己揮霍了少年時代。

  成年後,奧巴馬開始直面自己的身份,把它看成一筆財富。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奧巴馬到芝加哥做起了社區工作。雖然收入甚微,但這段經歷打破了他原先巨大的孤獨感。與人們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使他逐漸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尋找的目標。此後,奧巴馬到哈佛法學院深造。教授們回憶説,奧巴馬有著成熟的判斷,善於看到事物的兩面性。

  獲得哈佛法學博士學位後,奧巴馬返回芝加哥,成為一名律師,並在芝加哥大學任教。1997年,他踏入政壇,擔任伊利諾伊州參議員,隨後當選聯邦參議員。2004年,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發表激情演講,一炮而紅,成為政壇新星。2007年,奧巴馬宣佈參加2008年總統選舉,一度帶來“奧巴馬現象”。

  競選期間,每週三晚,在結束了一整天關於稅收、死刑或其他爭議問題的討論後,奧巴馬就會暫時收起政治觀點,前往國會議員、説客的牌局。對於這名曾遊刃有餘地往來于哈佛講堂與芝加哥貧民窟的黑人律師來説,這類場合中的撲克牌外交一點都不難。畢竟,奧巴馬集母親的開闊胸懷、外祖母的實用主義與外祖父的熱情于一身,本來就是不同世界的天然聯結者。與他有一半血緣關係的妹妹瑪雅索伊托洛評價説:“他遊走在不同世界之間,他一生都在這樣做。”

  2008年11月,奧巴馬終於從一個曾受歧視的黑孩子成長為白宮橢圓辦公室的新主人。在很多人看來,奧巴馬為“美國夢”做了完美詮釋。奧巴馬也躊躇滿志,言語間用肯尼迪、克林頓激勵自己。然而,從總統到偉大總統是條荊棘密布的路。如今,當選總統奧巴馬的面前,是滿地瘡痍。

  專家指出,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自富蘭克林羅斯福後,首位當選後便面臨經濟、政治、外交局勢多重考驗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後,首要任務就是推動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為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起色;要處理伊拉克及阿富汗戰事:撤兵抑或增兵?與國會、恐怖分子如何週旋?同時,他還要處理好在伊戰問題上與盟國的關係,更要面對一個正積極重整實力的俄羅斯;正式就任前的過渡期間,奧巴馬必須敲定他的班子,財政部部長的任命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奧巴馬還必須進行國內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假如按現有醫療制度,美國在未來將面對數萬億美元醫療支出。另外,還有一些移民、教育等等問題亟待解決。此外,奧巴馬自身還面臨種族恐怖主義的威脅。美國電視臺10月28日披露,他在宣佈競選總統後就已收到500次死亡威脅。前總統克林頓時期的幕僚長帕內塔認為,近代歷史上,從未有一位新總統需要處理這麼多危機。

  奧巴馬説,“人類所要求的不只是自由的生活,而是一個有尊嚴、機會、安全和正義的生活。”經歷了21個月漫長競選考驗的奧巴馬,體味過大選日獲勝的喜悅後,不得不打起精神,踏上新的征程。 (鄭 興 陳佳凝)

  鏈結:

  1961年8月4日 生於夏威夷火奴魯魯。

  1963年 父親離家前往哈佛求學。

  1967年 母親再婚,攜子遠渡,舉家遷至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1971年 奧巴馬重返夏威夷,進入夏威夷普納後私立學校就讀。

  1981年 轉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1982年11月 親生父親因車禍去世。

  1983年 奧巴馬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

  1988年 回肯尼亞尋根,同年被哈佛大學法學院錄取。

  1991年 獲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1992年 與米歇爾喜結良緣。

  1996年 入選伊利諾伊州參議院,連任至2004年。

  2004年11月 當選美國參議員。

  2005年1月 宣誓就職美國參議院。

  2007年2月10日 宣佈參加總統競選。

  2008年6月4日 戰勝希拉裏,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2008年11月4日 當選美國總統。

責編:張仁和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