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際時訊):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贏家除了奧巴馬和民主黨,還有一個大贏家就是網絡,YouTube、Facebook和MySpace等網站不僅通過參與大選贏得了更高的關注度,甚至對奧巴馬的選情産生了積極影響。有人甚至這樣説,未來影響美國總統大選的主力將不再是報紙和電視,而是網絡。
回顧今年美國大選的過程,和希拉裏等黨內競選人以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相比,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在“網絡營銷”方面更勝一籌。
在奧巴馬的官方網站上,不但可以成立群組,還可以下載奧巴馬的演講作為手機鈴聲。這些互動性很強的網絡推廣方式,更容易吸引以年輕人為主的網絡群體。此外,奧巴馬還以網絡小額支付的形式籌集競選款項,創新了美國總統大選中的募款方式。
同時,奧巴馬的競選團隊還積極利用Facebook和MySpace等社交網站來爭取選票。中國大城市眼下正在流行的開心網就是模倣Facebook網站的模式。由於社交網站具有網絡人際交往的優勢,網絡用戶之間在一些問題的判斷上可能會相互影響,甚至趨同。
因此,當網絡博客上大量談論著對奧巴馬的崇拜,當Youtube視頻裏重復播放著奧巴馬充滿朝氣的形象,當BBS裏不停討論著奧巴馬的政策方針,這種“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特性讓網絡的輿論影響力不容忽視。
以MySpace網站為例,到競選活動結束為止,奧巴馬在該網站已經擁有超過80萬個朋友,而麥凱恩的朋友只有20多萬。而奧巴馬的這些網絡支持者,不僅會影響網絡的輿論風向,他們還在現實生活中為奧巴馬搖旗吶喊。
也許,我們還不能將奧巴馬的網絡營銷,與當年羅斯福總統利用廣播打贏選站以及肯尼迪利用電視辯論贏得民意,相提並論。不過分析人士指出,互聯網成為影響輿論的一種手段,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責編:褚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