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為奧巴馬歡呼為時尚早

 

CCTV.com  2008年10月28日 08: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專題:2008美國總統大選

  “沒有不可能!”把這句廣告語用在美國總統大選上恰如其分。儘管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以明顯優勢領先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但美國大選的歷史表明,在最終結果出爐之前,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麥凱恩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最新出版的《選票的背後——透視美國大選和美國政治文化》(中國青年報記者王衝著,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一書,披露了諸多美國大選史上反敗為勝的故事,其中以1948年杜魯門戰勝杜威最為典型。

  大選史上反敗為勝的經典

  羅斯福在任內去世,副總統杜魯門繼任。他脾氣倔強,言辭辛辣,威望每況愈下。因此,1948年大選時,民主黨黨魁一直在醞釀拋棄杜魯門,尋找其他人參加競選。而共和黨也胸有成竹地期盼著在11月的競選中大獲全勝,因為他們推出的是托馬斯杜威——名氣如日中天的共和黨政客。

  此時,媒體一邊倒地認為杜魯門必敗。編輯、專欄作家、廣播評論員、政治分析家以及民意測驗都預言,杜威會取得壓倒性的勝利。《紐約郵報》寫道:民主黨應該立即承認敗給了杜威,並省下進行選戰活動的資金。《華盛頓郵報》説,民主黨最好立即向杜威讓步,節省競選的服裝和淚水。

  美國比較知名的50位政論家都認定,此次大選杜威必勝無疑。大選前夕,頗有影響的《生活》雜誌還刊登了杜威的大照片,照片下面寫著“下屆美國總統”。另一個雜誌封面則大書:“杜威成為總統後將會怎麼做?”華盛頓、紐約的一些報紙還報道説,杜威的就職大典也在籌備中。

  民意測驗顯示,杜魯門贏得選戰的勝算微乎其微。選舉前一天,蓋洛普民意測驗預測,杜威會贏得49.5%的選票,而杜魯門只有44.5%的選票。

  結果卻大爆冷門。杜魯門拿下28個州,獲得303張選舉人票,戰勝杜威,當選美國第33任總統。獲勝後,杜魯門得意颺颺地露齒而笑,手舉一份《芝加哥論壇報》。報紙上有個醒目的標題:“杜威擊敗杜魯門”。這張照片成了美國歷史上的著名政治照片。

  1948年,蔣介石正在指揮軍隊打內戰。得知杜威的支持率大大高於其他幾位候選人時,他研究了美國大選形勢,決定送一筆鉅款給杜威,作為他的競選經費。1948年夏,蔣介石秘密派人去美國,將一筆鉅額資金交給杜威。按美國的法律,參加競選總統的人不能接受外國的捐款。但此時的杜威太缺錢了,已顧不了那麼多。杜威接過錢後十分感激,並一再向送錢的國民黨人説:“我很感謝蔣委員長的幫助。如果我順利當選,將盡力幫助蔣委員長扭轉不利戰局,徹底消滅中國境內的共産黨,使蔣委員長能安安穩穩地做總統。”

  由於蔣介石和秘密獻金人長期對此守口如瓶,國民黨到底送了多少錢給杜威,至今還是個謎。這一下,杜魯門恨透了蔣介石。1950年1月5日,杜魯門代表美國政府發表了《關於台灣問題的聲明》。該聲明再次確認歷次有關台灣問題的國際決議,表示不干涉中國內政。同年2月9日,美國國務院就台灣問題回答眾議院外事委員會詢問時,又重申這一立場,即“自1945年駐臺日軍向國民政府投降以來,台灣即由中國管理,它包括在中國之內,成為一省”。

  種族問題依然在考驗美國人

  現在,距本屆大選投票已不到10天,3場電視辯論已經結束,看起來志得意滿的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甚至開始公開談論交接班。10月22日,奧巴馬在弗吉尼亞州首府裏士滿召開國家安全主題會議,與數名資深國家安全顧問談論他當選總統後面臨的外交挑戰。會上他還説,要確保“美國的敵人們”無法利用政府換屆之機興風作浪。

  根據皮尤民眾與新聞研究中心21日公佈的民調結果,奧巴馬以52%比38%領先麥凱恩14個百分點,優勢極其明顯。然而,考慮到奧巴馬的非洲裔背景,民調的可信度大打折扣。《選票的背後》一書中,作者結合親身體會道出了美國種族問題的複雜性。

  早在2006年年初,美國《新聞週刊》就做了一項調查,93%的受調查者表示“願意投票給合格的非洲裔美國人”。這個比例可以説相當高,全無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色彩。可下一個性質相同的問題卻遭遇截然不同的答覆。當被問及“你認為美國是否準備好了迎接非洲裔美國人當總統”時,只有56%的人回答“是”。此中反映的心態是:我可以接受,但我不太相信別人會接受。

  其實,進一步研究數據就會發現,回答“是”的人也只是隨口説説而已—反正不是真正的投票,為何不顯得自己風格高尚一些呢?連美國的調查公司和新聞記者也搞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在説實話。白人口口聲聲説他選奧巴馬,你可以權當玩笑話。當黑人説他還沒有作出決定時,你也不必信以為真。

  種族和性別一向是美國的敏感話題,接受調查的人士虛偽一點也情有可原。在這個號稱“熔爐”的移民社會,種族歧視是法律所禁止的。但法律的禁止並不能阻擋骨子裏深埋的種族觀念。比如説,某公司招聘員工,恰巧老闆有點種族歧視,他可絕對不敢在廣告中標明“本公司只招收白人男性”—如果這麼做麻煩就大了。這位老闆只能根據潛規則行事:他可以堂而皇之地以“能力高低”為藉口拒絕黑人,避談種族問題。

  選舉總統是件大事,涉及國際國內政治、醫療、住房、候選人操守理念等諸多因素,但是不選擇奧巴馬的種族主義者可以這麼説:“我不選他,不是因為他是黑人,而是因為他能力不夠。”這不是筆者的杜撰,在英文雅虎網站“你認為美國準備好接受黑人當總統了嗎?”這個帖子下面,好多人的答覆便是如此。

責編:汪蛟龍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