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美航天專家:"中國威脅"靠邊站 和平新使是"神七"

 

CCTV.com  2008年10月07日 10:5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圖片頻道

  新華網消息:美國《華盛頓觀察》最近刊發文章?,去年中國首次成功進行外空試驗後,美國人敏感的太空神經曾經繃得很緊。但這次"無論是美國媒體還是軍方,都沒有因為神七發射而更加擔心中國,更談不上‘威脅‘。因為神七是帶著和平使命升空,它不是敏感的軍事技術"。這篇題為《"中國威脅"靠邊站,和平新使是"神七"》的文章,要點如下:

  9月27日,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出艙活動任務的航天員翟志剛出艙後揮手致意。 新華社發(電視截圖)

  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後,中國繼續積極籌備著另一件讓世界矚目的壯舉--發射神舟七號載人宇宙飛船。與2007年中國成功進行外空試驗後華盛頓出現的驚訝與惶恐不同,這次,美國的太空專家們抱著積極的祝福等待中國的"神七"一飛沖天。

  "如果神舟七號成功完成太空旅行,不僅僅是美國,整個世界都會對中國太空技術的發展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不會導致‘中國威脅‘論的抬頭,神舟七號是帶著和平使命升空的,它不是敏感的軍事技術,"美國知名的太空問題專家、喬治華盛頓大學空間政策研究所主任約翰洛格斯登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説。

  已經退役的美國宇航員傑巴基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的電話採訪時説:"神舟七號升空不應該導致中國威脅論的上升。美國人應該意識到,探索太空並不是美國人的專利,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做。"

  中美兩國在太空領域的碰撞向來是微妙的。在中國啟動嫦娥工程來積極探索月球的時候,布什政府宣佈"重返月球"計劃。杜克大學美國宇航局歷史學家亞力克斯羅蘭教授向《華盛頓觀察》週刊表示,"我希望中國、美國和其它國家能在太空項目上合作,而非競爭。太空競爭已經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導致了失敗的策略。合作才能使各方實現人類探索太空所能得到的潛在利益。"

  9月28日,神七返回艙主降落傘打開(攝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 新華社記者陳建力攝

  "神七"升空是個"金秋的壯舉"

  如果説"神七"升空是個"金秋的壯舉",那麼,太空行走就是這個壯舉中最精彩的一刻。由於中國的艙外太空服從沒有經歷過真實條件下的考驗,據估計,此次航天飛船繞地球一圈是90分鐘左右,而中國宇航員首次太空行走的時間會在半小時左右。

  "要進行太空行走需要採取很基礎性的準備工作,需要考慮安全等一系列問題,有很大的挑戰,"巴基説,"如果中國能做到這些,説明他們在太空技術上的發展和投入增長得非常快,未來十年,我預計中國的太空技術發展會很快。"

  "中國在太空領域取得了好成績,但是處於啟蒙學習階段。更形象的比喻是,中國仍是太空領域的少年,還沒有成年呢,"洛格斯登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説。

  羅蘭認為,只有看到"神七"升空和中國宇航員進行空中行走的結果後,才能知道中國的太空技術有了怎樣的突破。"我希望中國的宇航員能安全成功地完成這次使命"。

9月28日,神七航天員準備出艙。 新華社記者王建民攝

  美國人樂見"神七"升空

  2007年1月11日,中國首次成功地成功進行了外空試驗。平地一聲驚雷,華盛頓登時患上了劇烈的"腦震蕩"。從國會到學術界,美國人敏感的太空神經被繃得緊緊的,仔細琢磨著中國人的太空意圖與政策。然而,此次"神七"大張旗鼓地升空,五角大樓和美國媒體卻顯得平靜自在得多。

  洛格斯登解釋説,"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是中國民用航天技術的發展,任何國家都可以參與。美國樂見中國取得這樣的成就。"

  羅蘭也承認説,"其實,大部分的美國人對中國的太空項目知之甚少"。更何況2008年對美國是個忙碌的年份。政壇上轟轟烈烈地上演著總統大選,華爾街悲悲切切地經受著金融風暴。美國人的注意力正被這兩件大事牽引著。

  "鼓吹美國發展更強大的載人飛行項目的支持者將用中國的成功案例作為證據,鼓吹美國應該在太空中投入更多的金錢,以保持其在太空領域的相對優勢。總統候選人可能也會被問及他們對此事的想法。我預計,他們會説,‘美國必須對太空進行足夠的投入,讓美國在太空領域仍然領先於中國‘。當然,一旦候選人贏得了選舉,他們可能不會怎麼重視太空項目的,"羅蘭這樣對《華盛頓觀察》週刊預測説。

  談到"神七"的政治影響,洛格斯登認為,在選舉年美國總統候選人從整體上就會更加關注中國。奧巴馬和麥凱恩最近還相繼發表了對華的政策和看法。神舟七號會受到美國的關注,但是那種影響,就像是奧運會般的影響,是美國人關注的一件國際大事,沒有太多的政治因素。

  如今在達特茅斯學院醫學院擔任副教授的巴基不久前還曾競選過新罕布什維爾州參議員一職。他認為,"能將宇航員送到太空當中,是(中國)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在我看來,人類任何探索太空的進步都是好事情,無論是由哪個國家來完成。美國應該認識到中國在太空技術上的進展,但這並不是説要擔心它。多一點太空探索活動總是好的。"

  這張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7月15日發佈的電視截圖顯示,俄羅斯宇航員沃爾科夫(頂部)和科諾年科(底部)在國際空間站外執行任務。莫斯科時間15日晚到16日淩晨,國際空間站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完成了6個小時的太空行走,在空間站外成功安裝了飛船對接裝置和用於地震預報的實驗裝置。 新華社/路透

  美國空間站是個"昂貴的失敗"

  中國在太空領域是後起之秀,卻滿懷雄心。2003年,"神五"首次將中國宇航員楊利偉送上了太空,圓了中國人的"太空夢"。2005年,"神六"巡天百萬里,實現了兩人五天的太空飛行,並首次開展了太空科學實驗。2007年,中國將月球探測器送入軌道,並設立了建立空間站和登陸月球的長遠目標。

  "目前,已經有16個國家在太空軌道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空間站。中國也設立了2017年之前建立空間站的目標。這是個合理的想法。實現太空行走後,中國先要完成空間對接技術,為建立太空空間站打下基礎,"洛格斯登説。

  維持一個空間站是非常昂貴的。一些科學家將之批評為"花錢多,收益小"的活動。曾親自到太空做過實驗的畢其證實,"你需要將包括石油在內的原料、各種裝置帶上太空,花費是巨大的"。 由此,羅蘭對《華盛頓觀察》週刊提醒道,"美國建立的太空空間站就是個昂貴的失敗。我希望中國能計劃得更好,尤其是在怎樣建空間站的計劃上"。

  洛格斯登與畢其將建立空間站所帶來的收益稱為"機會成本"。因為太空技術對於人類的通訊、氣象、導航、軍事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花費會給所在國帶來的可能是未來方方面面的技術發展和福利,長期看還是值得的。

  "中國是太空領域中的世界強國,應該致力於發展這樣的太空經驗。更何況,維持空間站的費用根本無法與美國‘重回‘月球項目的花費相比,"洛格斯登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評論説。

  自從注意到中國等國家的太空技術發展,不甘落後的布什政府就提出了"重返月球"的計劃。洛格斯登解釋説,這與中國的嫦娥計劃不同。前者是要重新把人送上月球,而後者是發展能登陸月球的機器人。"在這一領域,美國積極地尋求國際合作夥伴。中國、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國都參與了這個計劃,將在未來的10年中一起探索月球"。

  巴基則對美中間的太空合作持謹慎態度。他説:"任何國家都有權進行研究。這並不是説他們就要對抗。雙方是否能合作要看雙方的共同利益在哪。美中是否能在登月計劃上合作,要看雙方是否找到利益的交集,是要自己發展關鍵性技術,還是要合作。" (編輯:阿彭)

  “間諜案”在神七上天時曝光,説明美國擔心“再過15年中國可能會威脅到美國航天的領導地位”

  就在全球華人為中國神七上天而歡慶之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傳出一條“中國航天間諜被捕”的消息。當地時間9月24日清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逮捕了美國愛瑪科(AMAC)國際有限公司總裁、華裔科學家舒泉聲。

  FBI對舒泉聲提出的三項指控分別是:違反美國《武器出口控制法》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非法向外國機構提供防務服務,非法向外國出口防務物品,以及違反美國《外國腐敗行為法》行賄或試圖行賄外國政府官員。這些罪名一旦全部成立,舒泉聲將面臨最高25年監禁。

責編:汪蛟龍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