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9月5日訊 德國知名媒體主持人約翰內斯-B-克爾內爾日前接受德國之聲訪問,德國媒體人在北京工作了18天后感想。克爾內爾在訪談中強調,親自去中國絕對必要,這樣才能加強彼此間的相互了解。
人物背景:現年44歲的克爾內爾是德國“婦孺皆知”的媒體名人,主持不同的專欄, 烹飪、足球大賽、名人訪談等等,還為多家企業和産品做廣告,他是德國電視二台的自由工作人員,擁有自己的製作公司,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克爾內爾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人們對他主持節目的評價也好壞參半。儘管他曾榮獲最佳體育主播獎和最佳脫口秀節目主持人金相獎等,但也有不少人指責他訪談不夠深入,準備不夠充分,陣營拉得太廣等等。除了此次北京奧運之外,克爾內爾只去過一次北京,為報道奧運做準備。
以下是訪談摘錄:
德國之聲:克爾內爾先生,您好!您被視為多才多藝的媒體人,一位敢想敢幹之人。您這次在北京連續工作了18天,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您在北京的親身感受?
克爾內爾:説到中國和北京,我也是一位“勇往直前”之人,我懷著極大的期待飛往北京。從總體上來説,北京給我留下了很多積極的印象,比如奧運賽事本身、出色的組織工作,友好的北京市民,但奧運場館內的一切則給我一種過於蒼白,缺乏生命力的印象。奧運是體育界的最大盛事,情感成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人的情緒是無法事先計劃和準備的。北京奧組委的準備則事無巨細,追求完美無缺,其實體育賽事無法做到這一點。人們可以組織具體的賽事,事先建造體育場館,但運動員間的微妙關係,運動員與觀眾的情緒等等都無法提前進行策劃和準備。
德國之聲:請問,您經歷的北京與您在德國獲得的北京圖像大體上相符嗎?
克爾內爾:可以説,既是又不是。凡是涉及奧運的事情與我的期待是完全相符的。北京是一座大城市,它的問題與其他國際大城市的問題有非常相近的地方。在奧運期間,北京的交通的確非常便捷,空氣也較為清新,北京市民非常友好,一切都組織有序。但我們知道,奧運期間經歷的北京與往常的北京是不一樣的。
德國之聲:至少北京市民的友好與熱情不能説完全與奧運有關吧,中國人向來善待客人,友好待客在中國是一種美德。
克爾內爾:説得不錯,在大街上遇到的中國人都特別友好,遺憾的是我沒有機會與他們進行深入的交談和接觸。但正如我剛才所説,置身北京就如同在其他大城市一樣,像紐約,像東京,是一座友好、整潔的城市。
德國之聲:那麼您認為,您在德國媒體中看到的中國圖像滿足客觀和全面的標準嗎?
克爾內爾:嗯,不能説是中國圖像,我無權談中國,我沒有去過西藏,新疆,長江以南地區,就連上海我也沒有去過。我就到過北京。每個國家的首都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其他城市不太一樣。就如同德國人討論柏林能否代表德國的問題一樣。
德國之聲:在奧運期間,您負責為德國觀眾報道奧運,與北京普通人有過接觸嗎?
克爾內爾:誰是普通人呢,我覺得沒有。我接觸到的都是與奧運有關的人,是與外國媒體打交道的專門人員。但我曾與長期在北京生活的外國人進行了交談,比如派駐那裏的外國記者,他們對北京有更多的了解,知道奧運前的北京是怎樣的,他們有資格對北京進行今昔對比。
德國之聲:今昔對比的結果是什麼呢?
克爾內爾:他們都很喜歡北京,都覺得在北京舉辦奧運是件好事。與他們一樣,我也認為,奧運將對北京的發展産生長遠的影響。
德國之聲:您在北京主持節目時曾表示,朗朗曾帶您逛過北京,北京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
克爾內爾:我只是在節目主持開始時順便這麼一説。其實這回跟朗朗逛北京的是我們的攝製組,不是我。當然了,我也和他在北京轉悠過。他在北京名氣真大,許多人都請他簽名。
德國之聲:在北京期間,您不會整天把自己關在演播室裏吧,您沒有在百忙之中去景點走一走嗎?
克爾內爾:哪能不呢,我去了紫禁城,長城,還有各種各樣的歷史景點。我對北京的了解實在是太少了。
德國之聲:您看到的北京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呢?
克爾內爾:實在是太有意思了。當然,北京的一切令我感到陌生,所以印象深刻,這次北京之行讓我長了見識。
德國之聲:就接著您的話題,作為媒體人,應該怎樣做才能使德國百姓更好地了解中國,才能使中國百姓更好地接受來自德國的批評,從而加強這種民間的互動呢?
克爾內爾:親自去中國絕對必要,這樣才能加強彼此間的相互了解。所以我認為北京政府採取的限制進京簽證的措施不妥 。相互接觸一段時間是加強彼此間交流的最佳方式。以我們的觀點,我們有權對其他國家提出批評,儘管如此,我們認為,中國是一個很棒的國家,那裏的人民真好,去中國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我認為,這一進程必須繼續下去。
德國之聲:您曾在北京主持的最後一次節目中表示,您想念德國的麵包、奶酪、夫人和三個孩子。現在您已回到了德國,最讓您留念的是北京的什麼呢?
克爾內爾:説心裏話。目前暫時還沒想過這個問題。不過我想,我最留念的是我在北京的談話。在許許多多的交談中,我從各個方面了解到中國。奧運也令我懷念,因為奧運是世界體壇上的大事,對記者來説也是一件難忘的事情。
德國之聲:謝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責編:荀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