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奧運經濟效應,被放大了多少倍?

 

CCTV.com  2008年02月28日 09:48  來源:《環球》雜誌  

  

    “那是2008年8月25日,北京奧運結束後一天。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以2657點收市,和2007年之初的水平一樣。奧運熱潮在消退,投資者抽身的速度和他們扎進來的速度一樣快,而且市場在瓦解。”這是2007年8

    月美國《商業周刊》描繪的一些預言者眼中的“末日景象”。文章隨後指出,在經濟學家看來,“後奧運”的破産十分不可能。

    即便如此,針對“後奧運”時代北京的“唱衰論”一直不絕於耳。奧運會結束會同經濟周期的低潮期同時到來的觀點頻繁被討論。

    早在2006年8月7日,日本《産經新聞》頭版就發表了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一篇題為《怎樣來防備》的文章,石原寫道:“低質量高速度的中國經濟看不到任何轉向高質量低速度發展的可能性,中國的經濟泡沫最遲也將在北京奧運會之後破滅。”

    《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的作者章家敦則對美國媒體稱,隨着奧運會結束,“我認為2009年、2010年對中國經濟來説,將是很困難的年頭。”

    而就在日前,據路透社柏林報道,漢堡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托馬斯斯特勞伯哈爾預言説,“世界經濟將面臨大的動蕩,在北京奧運會後,中國的經濟泡沫將破滅,而中國的經濟發展受挫,會比美國經濟衰退給德國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

    ……

    從理論上來講,奧運會的確會對主辦國經濟産生影響。比如,自1964年以來的11屆奧運會中有8屆顯示出“奧運效應”。一般而言,在舉辦奧運會之前的幾年裏,主辦國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場館設施投資,這會帶動經濟發展。奧運會當年,消費和旅游也會拉動經濟增長。

    但是,這些暫時性的益處大多會在奧運會之後消失,因此主辦國的經濟增長往往會在奧運會後有所放緩。這種情況被稱為“奧運後滑坡現象”,或是“奧運泡沫”。那麼,中國經濟在奧運之後會是怎樣的走勢呢?

    據《環球》記者了解,上述聳人聽聞的“破滅論”預言即使在西方也並不能真正影響主流觀點。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蒙代爾認為,奧運會結束後會對北京的發展産生一定影響,但不會給整個中國帶來衰退。

    美國卡托研究所多恩教授也認為,“中國經濟的規模比較大,現在總産值超過了2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0%。這些並不是主要因為主辦奧運會。因此,奧運會可能對經濟産生一些正面的刺激作用,而且對中國長期的經濟增長不會産生很大的影響”。

    由北京市統計局和國家體育總局有關研究人員根據投入産出法進行計算的兩份獨立的研究報告發現,2008年奧運會將使北京的GDP增長率在2003~2008年間每年提高0.8~8.1個百分點。由於北京在中國的GDP中所佔份額不到4%,因此即使假設奧運會對中國其他地區産生了巨大的溢出效應,奧運會將使2008年中國的實際GDP增長率僅提高0.2~0.4個百分點。

    這意味着,即便假設奧運會所帶來的所有益處都將在2008年之後消失,那麼實際GDP增長應該僅會放緩0.2~0.4個百分點。顯然,2008年奧運會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是相當有限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美國格林證券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孫飛在接受《環球》雜誌採訪時分析説:“‘泡沫破滅説’是不解中國國情、站不住腳的論點。奧運對中國經濟有提升作用是業界共識,但它不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中國經濟發展源於中國巨大的內需和出口,以及十數億人口的創富動力。中國經濟已經駛上一個快車道,在奧運結束後,經濟發展也會保持一個慣性。且有濱海新區、成渝新區等替代北京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因素,而2010年舉辦世博會、2012年舉辦亞運會,會替代奧運會成為新動力源。”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副主任蘇劍也認為,奧運會結束後,中國經濟發展不會出現大波動。“2008年中國經濟如果增長率下滑的話,應該是兩個原因:美國經濟疲軟的影響以及國內通貨緊縮的政策。”

    唱衰者居心叵測,來者不善。但現實也並非天下太平,一些風險的成分不可忽視。

    對“後奧運”時期經濟發展抱樂觀態度的孫飛,提出了一點擔憂:“現在有一種觀點值得警惕,就是‘一奧就靈’,不少人津津樂道房市、股市的行情走勢與奧運的關係,這其實很牽強附會。只能説奧運對某些行業和具體的經濟板塊有影響,但不是與經濟所有的方面都有關,不能簡單把它們聯絡在一起。”

    蘇劍則指出,預期的作用可能導致在地産等領域出現一些奧運概念的炒作,這部分因素産生的泡沫在奧運之後可能會有風險。

    《環球》雜誌記者/謝黎 實習記者/劉琳

  

責編:李秀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