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在波士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一些美國大學的神經學專家發表了這樣一項科研成果:貧困會損害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對這一發現,一向號稱資訊發達的美國媒體卻表現得異常冷漠,合眾國際社只發表了127個字的簡訊,而採用者更是寥寥。
好在英國《金融時報》不久便做了較為詳細的報道。神經學專家們認為,經濟、社會地位低下的家庭,孩子們會營養不良,並常常暴露在有害的環境裏,這對兒童,尤其是6個月至3歲嬰幼兒的大腦發育非常不利。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主任肖可夫發現:貧困家庭的孩子大腦應激激素往往高於正常家庭的孩子,而過多的應激激素會擾亂大腦發育過程中細胞突觸的聯結,甚至影響到大腦供血。賓夕法尼亞大學認知神經科學中心主任瑪莎 法拉説,其最大的不良影響是在語言和記憶方面。
科學家們呼籲社會要重視這一科研成果,必須在兒童大腦具有可塑性的時期進行干預,消除貧困造成的不良影響,這樣,許多社會問題就可以在早期得到預防。俄勒岡大學的考特尼 史蒂文斯已通過其實驗證明了這種干預的可行性。
由於《金融時報》的報道,美國媒體有了一些“出口轉內銷”的反應。美國《紐約時報》18日發表署名保羅 克魯格曼的評論,多少為我們詮注了美國媒體對此三緘其口的原因: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總統約翰遜就已宣佈“向貧困開戰”,其成果舉世公認:美國的貧困人口比率一度由1963年的23%降到1969年的14%。然而,由於美國政治的“向右轉”,社會忽視了對貧困人群的關注,貧困問題出現反彈,到2006年,有17.4%的兒童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並且,美國人現在的收入水平遠遠高於40年前,而官方劃定的貧困線卻沒有發生變化。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佈的《2008年世界兒童狀況》,2006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比1960年減少約60%,而在作為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的美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兒童卻比上世紀60年代更多,這的確有點匪夷所思。
現在,神經學專家的研究成果無異於宣佈,當年美國作家霍雷肖 阿爾傑的勵志小説所展示的“美國夢”僅僅只是不能實現的夢,因為,貧困家庭的下一代,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這恐怕也是一貫以“美國精神”自豪的美國人所不願承認的事實。無獨有偶,2月20日,不少美國媒體報道了由皮尤慈善基金會資助、布魯金斯學會學者們完成的一份報告,該報告指出,富人孩子與窮人孩子獲得高等教育的差距進一步加大,這意味着貧困家庭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越來越少。
其實,關於貧困問題,對美國來説,還不只是“自掃門前雪”的事。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今天,全球問題必須全球治理,像美國這樣的主要發達國家理所當然要為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承擔更多的義務。
所以,有評論認為,唯今之計,美國媒體理應借神經學專家們的這一報告,喚起社會再度向貧困開戰,不必如此諱莫如深。(江 岸)
責編:李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