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有一個詞值得我們特別回味、反思,那就是:開放。實行對外開放,要突破兩種限制,一是國界的限制,不讓地理意義上、政治意義上的國界成為引進資金、人才、技術和管理經驗的障礙。而對於國民來説,則要突破心界的限制,不讓不同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背景成為中外相互理解、平等交流的障礙。
當前中國,在國界開放上已經做得比較充分了,但在心界開放上,筆者以為卻還做得不夠。前一段時間曾比較流行“外資陰謀論”。這種陰謀論認為,外資有意地操縱中國股市、掏空中國民族工業,甚至將對外資的批判上升到西方資本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政治高度。
筆者相信,一些外資可能確實利用中國股市的缺陷用不光彩的手段賺了大錢,也有外企特意收購中國民族品牌,以達到更多、更持久佔領市場的目的。但是,只要這一切是在中國的土地與法律範圍內發生,就表明問題的癥結是中國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給外資鑽了空子。正確的心態應該是首先反省自身,改正不足,而不是卸責於外部。
由於在1840年以後的一百年裏,中國從帝國淪為任人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人在較長時期內都普遍以一種屈辱中多少夾雜着激憤與自卑的心態來看世界,常在與外部世界打交道的過程中把自己想像成受害者。目前,中國正在逐步走向強大,但受害者意識還沒有完全清除乾淨。一個主要表現就是,對外部動態過分敏感,動輒上綱上線,把對外交往中的摩擦上升到“陰謀論”的高度上。
更有甚者,不僅推崇“外資陰謀論”,就連外界對中國的一些報道和評論,也被一些人視作“外國媒體陰謀論”。對於外界的讚揚之聲,有人説這是外界在“捧殺”中國,是一個“陰謀”。通過多説中國的好話,讓中國人飄飄然起來,以使中國停步不前,或是強迫中國承擔一些和中國能力不匹配的國際責任。事實上,這種想法似乎有些異想天開了。時至今日,還沒有哪個國家因為聽到了外界的幾句好話而改變根本的國內外政策,中國當然也不會。
而對於建議和批評之聲,有些人則更加警惕,認為外界是在故意“抹黑”中國,或是“誤導”中國。但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是,我國的經濟增長率雖然持續保持高速度態勢,但在體制改革、經濟結構、增長方式等方面還有諸多深層次的問題,未來還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反之,西方國家在各方面都進入了一種比較穩定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制度的建構、調整方面已相當成熟,它們的一些經驗與觀念(不只是管理或技術層面,如對環境、勞工的保護)確實代表着一種未來發展的方向。對於這些問題,由於受目前發展階段的局限,我們的理論準備往往還相對薄弱,對於很多問題,找不到解決方法,甚至意識不到問題的存在。而後發國家的一個重要優勢就在於有發達國家的經驗可供借鑒。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多一些批評的聲音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並不是完全安全的,甚至可以説“陷阱”密布。然而,中國要發展,要崛起,要建設和諧社會,就必須在開放中學習。我們不能因為“陷阱”的存在止步不前,也不能奢望識破每一個“陰謀”。如果我們能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在失敗之後,認真總結經驗,讓學費沒有白交,這就可以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成績了。▲(作者是國際問題學者。本文刊於2008年2月21日《環球時報》11版)
責編:李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