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旦沒打中怎麼辦?美國摧毀衛星七大懸念解讀

 

CCTV.com  2008年02月20日 08:43  來源:《青年參考》  

  懸念三:將會怎樣打衛星?

  美國導彈打衛星的牽扯麵非常大,用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一位中校情報官的話説:"是個系統工程!"

  布什總統1月4日下達命令之後,美國政府立即召集了一個由200名專家組成的保密行動小組。

  這個行動小組由美國海軍的導彈防禦專家、各領域科學家、洛馬公司和雷聲公司的軍工代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試驗室教授等組成,其中洛馬公司是"宙斯盾"系統的製造商,而雷聲公司則是"標準-3"導彈的生産廠家。

  五角大樓最初考慮用已經部署在阿拉斯加州或者弗吉尼亞州腹地的陸基導彈攔截系統對衛星實施摧毀,但行動小組的多數人表示,陸基導彈攔截系統"只有一次試驗成功"的記錄,把握並不大,一旦"脫靶",那麼不僅讓美軍丟臉,還會拖累原本非議就多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相比之下,同樣作為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海上組成部分的"宙斯盾"系統近年來已經多次試驗,且成功率較高。兩者相比,當然取其後。

  決定下達之後,相關各方緊鑼密鼓地忙起來:五角大樓立即撥專款6000萬美元;雷聲公司負責改進"標準-3"導彈的傳感器,因為該型導彈是靠熱源鎖定目標,而墜落的間諜衛星除了太陽光外,幾乎沒有熱源,這就意味著改裝的"標準-3"導彈得"更敏感"才行。除此之外,海軍得改進一部X波段的海上雷達以跟蹤間諜衛星的墜落軌跡,而發射改進型"標準-3"導彈的火控系統也得修改,因為它所鎖定的目標由"敵方導彈"變成了自家衛星。

  由於"伊利湖"號"宙斯盾"戰艦最近6年間參加了12次的導彈攔截試驗,且多數攔截成功,因此,它理所當然地成為這次打衛星的首選,而眼下正在太平洋赤道水域遊弋的"德凱特"號和"盧塞爾"號"宙斯盾"艦則作為第二和第三替補同時進入戰鬥狀態。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拉伕黑德透露説:"理論上,我們有3次導彈打衛星的機會,但每次只會發射一枚導彈。首枚導彈發射後,我們會有一兩天的時間評估打擊效果。如果覺得不理想,那麼就準備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發射。"

  除了3艘戰艦外,部署在全球各地的美軍陸基雷達和大型望遠鏡也參加打擊效果評估,而空軍也出動一架特別改裝的飛機,專門捕捉衛星擊毀後可能産生的有毒氣體樣本。美國海軍的"觀測島"號情報船則負責此次行動前後所有的情報蒐集。

  美國軍方還透露説,美軍打算在間諜衛星軌道高度降至距離地球表面150英里(約241公里)左右實施打擊。屆時,射向衛星的"標準-3"導彈並不裝彈頭,因此不是靠爆炸,而是靠撞擊摧毀間諜衛星。據稱,導彈撞衛星剎那間的時速為22000英里(約35400公里)。

3/6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