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蘭克福彙報》1月7日文章,原題:奧運ABC之B:農民工何去何從?
農民工德語裏也叫流動工,是建設新北京、備戰奧運會的社會底層群體,但在社會上層的意識形態裏,他們卻是讓人頭疼的問題!
不可否認,沒有450萬的農民工,北京不可能這麼快速、低廉地建造起巨大的體育新場館。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每個農民工的月收入為996元,但他們的地位並沒有保障:因為他們沒有城市戶口,所以他們只是暫時被容忍待在城市裏,並沒有真正的城市居民身份。
沒有襯衣很丟臉
他們的象徵意義也很受爭議。一方面他們“頭戴安全帽,面對鏡頭笑”的形象代表了廣大勞動人民,另一方面他們的地位和穿着又與指導戰略思想不符,即向世界展示古老文明轉變為現代世界大國。8月很可能出現滿街赤裸上身喝啤酒的農民工,這對政府的對外形象設計者來説是個很可怕的情景。北京政府已經否認在奧運期間將遣返農民工離京。
有份報紙語出驚人地説應該在奧運期間把農民工留在北京,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個博主調侃地寫到:“如果讓他們留在北京的話,我敢保證,外國友人在奧運會期間絕對看不到一個不穿襯衫的農民工。”博主説,到時候政府會給每個農民工發一套奧運制服,上街的時候必須穿上。(邵京輝譯)
責編:李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