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外交雜誌新年第一期剖析中國走向

 

CCTV.com  2007年12月26日 05:31  來源:東方早報  
[內容速覽]  對於桑頓的評述,袁鵬指出,如今美國內部在對話政策上存在四種聲音:中美合作論、對華接觸論、接觸無效論和遏制中國論。”  作者認為,中國已經在一系列之前陷入僵局的議題上創造了取得進展的可能性,比如伊朗核問題和緬甸問題。

  東方早報訊 上週末,《新聞週刊》以年終特刊的形式大幅報道中國。無獨有偶,美國《外交》雜誌也以“中國”為2008年1月-2月號的關鍵詞。

  該雜誌通過一系列文章分析了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對世界秩序造成的衝擊和新的外交政策,指出“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既可以保持主導地位又可以整合進更加強大的中國,前提是華盛頓現在開始加強雙邊秩序”。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向早報記者指出,專題主筆是清華大學經濟和管理學院及全球領導力項目負責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L.桑頓,他的觀點與曾經推動中美建交的基辛格和提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佐立克一脈相承。

  中國民主在進步

  專題一開始就發出疑問:“中國的政治開放能夠走多遠?它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能夠成功地被整合進現有的世界秩序中嗎?”

  在題為《長此以往》的主打文章中,桑頓首先肯定了中國政治的“進化”。“中國領導人守著對人民承諾了百年民主誓言”。儘管中國領導人不以西方人的方式看待民主,文章承認,他們的確支持地方選舉、司法獨立和對官員的監督。

  桑頓認為,西方需要更好地理解中國民主化進程今天所處的確切位置。十多年來,全國農民持有選舉村幹部的選票。

  文章進而闡述了中國地方選舉制度近年來的發展並列舉一些例子,表示“公開推選”系統是一種在選舉地方領導人時引入競爭和透明措施的方式。

  文章還指出,中國領導人近年來在黨內推廣競爭性選擇上也作出了努力。一些專家相信“黨內民主”的發展對於中國的長期政治改革比地方政府的選舉實驗更有意義。

  司法更獨立

  在談到中國司法的章節中,文章稱:“中國的司法系統在過去三十年邁出了很大步伐,但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法官和檢察官素質的提高,中國律師的地位也得到了改變。私人律師事務所的發展促使司法系統整體的進一步專業化。大多數觀察者認為官員對司法程序的干擾正在減少。

  另外,中國頒布了相當數量旨在保護公民利益的法律,比如《公務員法》、《國家賠償法》和《行政訴訟法》。

  在談到對官員的監督時,文章列舉了中國在反腐敗上的多重機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二十多年來的迅猛發展,官員瀆職的機會也在增加。同時,中國媒體的商業化和學會挖掘讀者的興趣也是一股給人以希望的趨勢。

  “引起許多中國人注意的一個做法是,政府決定允許外國記者從2007年1月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中國境內自由的活動和從事報道工作。”文章説。此外,互聯網和手機開始挑戰傳統媒體。

  “選舉、司法獨立和監督是伴隨著三十年急速經濟改革和發展的中國社會轉變和個人自由擴大的一部分,”文章總結説,“是向更基於制度的系統的轉變的一部分,是中國社會繼續開放和多元化的方式。”

  對於桑頓的評述,袁鵬指出,如今美國內部在對話政策上存在四種聲音:中美合作論、對華接觸論、接觸無效論和遏制中國論。“桑頓屬於第一種聲音。最後一種聲音有所削弱,而第一種聲音在加大。”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