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世界週刊]視線:少數派報告

 

CCTV.com  2007年12月10日 01:51  來源:CCTV.com  
進入[世界週刊]>>

CCTV.com消息(世界週刊12月9日播出):

切尼認為伊朗核查報告嚴重挫傷美國對伊朗的努力。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布什軟化了對伊朗的態度。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 巴拉迪

    CCTV.com消息:有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真相到底是掌握在多數人手中還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當然有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回答過這個問題。可是在探詢這個問題過程當中呈現出來的人性複雜面其實比真相本身更耐人尋味。現實中,伊朗核問題中的多數派和少數派就展開了一場這樣的較量。

    詳細內容:

  康輝:

  真相掌握在多數派還是少數派人手中?這是一個沒有答案卻值得思考的問題。

  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試圖通過《少數派報告》這部科幻片詮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在片中,湯姆克魯斯扮演了一位有著超能力的預言家。不過有一天,他被小組的多數人預言他可能殺人,但同時有少數幾個人提交的報告預言他不是兇手。在這場少數對多數派的較量中,懸念迭起,扣人心弦。電影沒有得出最終的答案,但在探尋真相過程中呈現出的人性的複雜一面卻比真相本身更加耐人尋味。

  而本週,在國際大舞臺上,一場多數對少數的較量真實地上演了。較量的核心是伊朗核問題,導火索是一份多數派報告,而真相呢,至今仍然撲朔迷離。

  我們有"高度自信"認為,"伊朗在2003年底就停止了核武器計劃"。

  11月3號,美國《國家情報評估》報告的這一新結論一公佈,語驚四座。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説,布什政府被狠狠地扇了一記耳光。

  同樣是伊朗核問題,2005年的評估報告信誓旦旦地説,"伊朗正在謀求發展核武器"。

  一個月前(10月17日),美國總統布什發表演講説,伊朗發展核武器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而對伊強硬的美國副總統切尼已經有些躍躍欲試了。

  【10月28日 切尼接受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梯姆拉瑟特的專訪】

  問:我們離與伊朗的戰爭還有多遠?

  答:我認為,我們顯然已處在外交的最後階段。給胡蘿蔔的事我們能做的都做了。現在是壓扁他們的時候了。等蘑菇雲升起為時已晚。

  問:賴斯國務卿不是還在向伊朗揮動胡蘿蔔嗎?

  答:康迪(指賴斯)喂他們胡蘿蔔越多,他們就越能看到炸彈的來臨。(字幕和照片)

  切尼話音剛落,一枚炸彈飛來,只不過目標不是伊朗,而是他們自己。

  "這份報告將嚴重挫傷美國對抗伊朗的努力"--切尼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朗政府歡欣鼓舞,強調報告終於還伊朗核計劃以清白,要求美國為它過去對伊朗的"誹謗"進行道歉和賠償。

  伊朗總統 內賈德:

  美國的報告是想解決它自己的問題,

  但實際上它宣告了伊朗核計劃的勝利。

  這份讓美國政府處境被動的報告長達140頁,報告的出臺內幕引起了人們的強烈興趣。8號,美國《華盛頓郵報》披露了幕後詳情。

  事情要從2004年説起。當時,一位叛逃到土耳其的伊朗人向德國情報官員提供了一台筆記本電腦,裏面有幾百頁圖片與資料。這些資料顯示,伊朗正尋求更新其射程最遠的"流星-3"型導彈,以便為其安裝核彈頭。一小時後,美國中央情報局看到了這些情報,大為震驚。

  第二年,美國情報機構做出了伊朗尋求發展核武器的結論。

  可是,從此以後,美國再也沒有獲得相關情報可以證實這一消息。相反,到2007年4月,當情報機構應國會要求準備出臺新的伊朗情報評估報告時,他們根據手頭情報得出的結論是:伊朗大約還要10年才能擁有核武器。

  伊朗到底有沒有核武器計劃?現在進展如何?為什麼情報如此千差萬別?

  為了向國會和總統做出交代,今年6月開始,中央情報局和美國國家安全局調集了大量人力,竊聽伊朗重要官員的通話,並通過特工和間諜衛星收集情報。至少有兩次,他們聽到伊朗軍官抱怨説核武器計劃已被停止四年,誰知道今後是不是還會恢復。其中一位軍官的名字曾出現在2004年那位叛逃伊朗人的電腦上。

  可是,誰能説這不是伊朗放出的煙霧彈呢?為避免情報出錯,美方特地組織了一支"紅隊",對手裏的情報狠挑毛病。在對1千條證據縷了一遍又一遍之後,美國16家情報機構于11月27號??中東和會召開的當天,一致得出結論:伊朗已于2003年停止核武器計劃,至今尚未看到恢復的跡象,不過伊朗的鈾濃縮活動還在繼續,有可能在2015年研製出核武器。

  康輝:

  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這份報告都是沉甸甸的。但是從美國和伊朗雙方來看,這份報告都有無法自圓其説的地方,存在兩個最大的疑問。

  一是美國政府為什麼不事先阻止這份報告的出臺,它顯然已經讓布什政府捉襟見肘,二是,如果伊朗在2003年已經停止了核計劃,那當年為什麼仍要阻止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

  美國總統 布什:

  我相信,在報告出臺前,伊朗是危險的,

  之後也是危險的。

  我相信,現在是時候,

  讓國際社會做出必要的艱苦努力,

  讓伊拉克人信服他們可以選擇更好的道路。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布什雖然軟化了對伊朗的態度,但並不表示退讓。不過,記者的尖銳提問足以讓他難堪。

  美國總統 布什(注意布什的表情))

  記者問:談到伊朗問題 ,今年10月17日,

  您提到了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威脅

  但是當您發表這個言論時,

  事實上,情報機構已經獲知伊朗早在2003年就中止核武計劃並告知了政府

  您是否應該被指責故意隱藏真實情況

  難道您不擔心美國的信譽會因此受損嗎

  答:我上周的確説過,今年8月,

  情報總監麥克爾麥康奈爾進來跟我説 他們找到了一些情報,

  但他沒有告訴我是什麼情報,只是説他需要一點時間去分析

  我想 為什麼我們不花一點時間去研究這些消息是否是真實的,以及這些消息到底意味著什麼。

  "知道了報告的存在卻不了解報告的內容",對於布什的這一回答,美國msnbc電視臺表示無法接受。而就在布什説這話的第二天,白宮發言人佩裏諾披露,情報總監麥康奈爾確實在8月份口頭告訴過布什,伊朗可能已經停止核武器研發工作,不過他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英國《衛報》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這份報告對布什的殺傷力顯而易見,為什麼它會被公之於眾呢?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文章認為,這是當年因伊拉克情報門事件而名譽受損的美國情報界精英對布什政府做出的一次反擊。

  孟祥青:

  伊拉克戰爭使美國的情報部門

  可以説是大丟臉面

  。。。因此它(這份報告)出臺不僅謹慎

  而且它要排除政治干擾

  所以儘管輿論界有很多説法

  比如説是不是有人在搞陰謀啊

  比如説這個報告是不是民主黨

  會不會在裏面做什麼小動作啊

  。。。但是我認為最真實的一種可能

  就是情報部門要洗刷

  它在伊拉克戰爭當中所犯下的錯誤

  也就是説要還自己一個清白

  而據美國國家情報總監麥康奈爾本人披露,他知道這份報告的敏感性,可是為了防止情報外泄造成被動,政府決定公佈這份報告。

  不過,在切尼等鷹派人物和軍工利益集團看來,這份報告並沒有洗刷伊朗的罪名,反而證明了對伊朗施壓的必要性。儘管伊朗于2003年中止了核武器計劃,但説明之前它在謀求發展核武器。也許正是美國對伊拉克開戰才迫使伊朗叫停核武計劃的,而且伊朗仍然在進行鈾濃縮活動,所以美國不能放棄動武的選擇。

  鷹派的叫囂,布什的躊躇,更增添了這份報告的神秘色彩。

  袁鐵城:

  這份報告現在有兩種説法

  一種認為。。?了布什政府一個耳光

  還有一個認為布什政府通過這個報告全身而退

  就是説可以減少美國保守派和鷹派對布什政府的壓力

  美國多家報紙都做出了這樣的評論,這份報告使得近期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降低,同時也使得美國制裁伊朗的難度加大。

  那麼,強調自己清白的伊朗為什麼在核查問題上並不十分配合呢?

  專家 孟祥青:

  伊朗這幾年來阻止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查

  它講到的理由有幾個

  一個是維護伊朗的主權

  我是在和平利用核能

  。。。你沒有權力想什麼時候檢查

  就什麼時候檢查

  與此同時我們知道當時它阻止檢查

  主要是伊朗的核開發已經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

  。。。鈾濃縮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之後如果搞成了

  通過鈾濃縮提煉出高濃度的鈾

  它就可能可以製造核武器

  當然它也可以用於核發電

  。。。

  所以這也。。。

  説明了國際原子能機構

  或者是國際社會

  和伊朗之間始終缺乏這樣的信任感

  康輝:

  事實上,這份報告將美國和伊朗各打了50大板。不過由於雙方都有了不對的地方,也就有了妥協的可能。因此有媒體提出了一種更大膽的猜測,這份報告是否會是美國和伊朗之間的一場交易呢?目的是給劍拔弩張的伊朗核問題找一個臺階下。

  而國際社會更關心的是,這份報告是否能給緊張的伊朗核問題的解決帶來轉機?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 巴拉迪:

  這份報告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我

  過去幾年所説的(伊朗核情況)是一樣的

  。。。我當然認為這份報告是個機會

  因為它給了外交斡旋一個機會 

  與巴拉迪持同樣觀點的還有俄羅斯、中國等主張外交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國家。

  俄羅斯外長 拉伕羅夫:

  美國最新情報評估報告證實了我們的結論

  伊朗沒有核武器計劃

  我們也沒有證據表明伊朗在2003年前有核武器計劃

  阿拉伯國家對這份報告的反應耐人尋味。就在報告公佈之後,伊朗總統內賈德出現在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的首腦會議上。這是海合會首次邀請伊朗領導人與會。對此,中東分析人士埃爾-霍加姆認為,這份報告的出臺讓阿拉伯國家有些不知所措。不過,海灣國家的熱情很快就被美國澆滅了。7號,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問巴林,告誡海灣國家不要與伊朗走得太近。

  而以色列的態度,可以想見,一如既往地強硬。

  以色列總理 奧爾默特:

  根據美國和我們的態度

  我們仍然會協調一致

  阻止伊朗獲得核能力

  我們一定會朝這個方向努力

  專家 袁鐵成:

  以色列一直希望美國採取強有力的措施

  對伊朗採取行動

  。。。那麼既然美國現在認為

  伊朗沒有核武器

  或者是已經停止了

  以色列的願望就會落空了

  。。以色列政府和美國的猶太遊説集團

  今後的一個重大任務就是

  影響美國的國會議員

  影響美國的輿論

  。。這一點可能在未來的

  (美國)大選當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據《華盛頓郵報》披露,以色列是美國以外第一個知道這個評估報告的國家,11月28號,布什向在美國參加中東和會的奧爾默特通報了這一消息。而法國、德國等歐洲盟國卻是在12月3號報告發佈前一個小時才得到的消息。不過,法國對美國的支持力度卻很大。

  法國總統 薩科奇:

  我認為伊朗之所以妥協

  是因為制裁和(我們)堅定的立場

  誰都知道伊朗領導人想擁有核武器項目

  不過,站在薩科奇身旁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卻沒有這麼高調,因為德國與伊朗之間每年有50億美元的貿易,意大利、西班牙與伊朗也有密切的貿易往來。為此,《華爾街日報》認為,在這份報告出臺之後,美國要想説服歐洲國家制裁伊朗難度更大了。

  康輝:

  多數派報告的出臺,讓伊朗核問題有了轉機,但仍然玄機重重。

  不過,在這裡,圍繞這份報告的出臺,值得我們關注的還有兩點,據英國《獨立報》報道説,伊朗當時停止核武器計劃的決策過程表明它並不是"無賴國家",是一個計算成本的理性決策國家。另外,讓我們回頭想想,導致今天這麼複雜局面的根源究竟在哪呢?美國是今天對伊朗最強硬的國家,但在當年也曾經給伊朗提供過核技術。

  最後,關於這份多數派報告的真偽,只有留待時間去檢驗。

責編:王超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