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薩科齊改善法美關係的底線

 

CCTV.com  2007年11月16日 09:25  來源:新華網  
     
    [內容速覽]法國總統薩科齊本月初對美國進行了正式訪問,目的是修復法美之間自2003年以來因伊拉克戰爭分歧而造成的緊張關係。美總統布什與來訪法總統薩科齊在弗吉尼亞州的華盛頓故居?芒特弗農舉行會談並舉行記者會。

  新華網專稿:法國總統薩科齊本月初對美國進行了正式訪問,目的是修復法美之間自2003年以來因伊拉克戰爭分歧而造成的緊張關係。法美關係目前呈現出由冷轉暖的趨勢。那麼,薩科齊改善法美關係的底線在哪?薩科齊是否徹底改變了戴高樂所倡導的獨立自主原則變成美國的盲目追隨者呢?這些問題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11月7日,美國總統布什(右)與來訪的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弗吉尼亞州的華盛頓故居??芒特弗農舉行會談並舉行聯合記者會。 新華社 記者張岩攝

    薩科齊今年5月份如願以償入主愛麗舍宮後,立即致電布什總統,強調法美之間的傳統友誼。今年夏天,薩科齊特意選擇去美國進行私人度假,布什則在其父親的海濱莊園與薩科齊親切會面和進餐。布什的破格接待成為法美關係轉暖的依據。11月上旬,薩科齊正式訪問華盛頓,他説這是一次“重新征服美國人之心”的訪問。他特別被邀請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發表演講。媒體注意到,國會議員們以長達3分鐘的熱烈掌聲對薩科齊表示歡迎。他在演講時博得全場22次掌聲。布什同薩科齊進行會談的地點選在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故居“弗農山莊”也頗具象徵意義,因為當年華盛頓總統在這裡曾經接待過前往美國作戰的法國將軍拉法耶特。顯然,雙方領導人意在積極營造改善關係的濃厚氣氛。

    在兩國關係氣氛升溫的同時,薩科齊不斷調整政策,使得雙方在一些國際熱點問題上的立場趨於接近。今年8月份,法國外長庫什內訪問巴格達,表明法國將重返伊拉克的決心。薩科齊正式訪問美國期間,布什對此特別表示了感謝。這説明在尋求政治解決伊拉克問題上,法美雙方協調行動的可能性增強。9月份,法國國防部長莫蘭訪問阿富汗時重申薩科齊總統關於法國恪守對阿富汗所作出的承諾,同時宣佈,從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別機場起飛執行阿富汗南部空中打擊任務的幻影2000D和幻影F-1戰鬥機即將把駐紮地改至阿富汗南部重要城市坎大哈。正當美國呼籲西方盟國加大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而各國均採取謹慎態度的時候,法國的這一舉動顯然是對美國的一種呼應。薩科齊在伊朗核問題上的立場也趨於強硬,他在聯大會議上發表演説時強調,解決伊朗核問題必須採取“強硬和對話”兩手,堅決反對伊朗擁有核武器。他還發出過“要麼伊朗有核炸彈,要麼轟炸伊朗”的威脅。巴黎的政策調整顯然與華盛頓的立場更為接近,美國方面甚至抱怨持謹慎態度的英國首相布朗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呼籲他們以法國為榜樣對伊朗採取更為嚴厲的鮮明立場。

    法美關係目前快速升溫並非偶然現象,這是在國際環境變化的條件下,雙方從各自戰略利益出發、相互需求的結果。

    2003年法國當時的總統希拉克旗幟鮮明地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引起美國極度反感,造成法美關係持續緊張。不合作、甚至對立,法國成為美國在其西方盟國中一個主要的擠壓對象。美國利用“新老歐洲”之間的矛盾,削弱歐盟的政治影響力,牽制“老歐洲”的作用;美國積極拉攏中東歐國家加入北約、反對歐洲建設共同防務體系、推動在波蘭和捷克設立導彈防禦體系計劃……。這些舉措的背後都有針對法國的意圖。因此,法國目前在歐洲事務、特別是歐洲安全事務中的作用受到極大制約,在國際熱點問題上法國的外交空間也不斷縮小,對外關係失去平衡,在國際舞臺上的聲音日益微弱。對法國而言,改善同美國關係勢在必行。

    從美國方面看,改善同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方盟友關係也是當務之急。冷戰結束後,美國因失去昔日的對手而以勝利者和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自居,手中揮舞“單邊主義”大旗,獨往獨來,把西方盟友甩在一邊,甚至無視盟國的存在和利益。與此同時,美國與歐洲盟友在歐洲安全事務主導權等方面的爭奪也不斷加劇。可以説,跨大西洋關係已經降低到了二戰以來的最低點。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美國的霸權主義接連受挫,眾多國際熱點問題把美國拖入難以自拔的僵局:持續4年半之久的伊拉克戰爭成為布什難以擺脫的難題;與伊朗在核問題上的尖銳衝突造成美國騎虎難下的僵局;面對塔利班在阿富汗捲土重來,美國難以增兵而求助於北約盟國、而北約盟國則疑慮重重……。此外,美國還面臨俄羅斯近來在反導計劃等一系列問題上採取的咄咄逼人的強硬立場,冷戰的陰影重新出現。嚴峻的現實迫使華盛頓重新意識到西方盟友的重要性,以及修補被損害的這種結盟關係的緊迫性,因為美國離不開“老歐洲”,它極其需要一個團結的西方聯盟來幫助它擺脫當前在外交上的被動局面。對美國而言,與其面臨一個堅強團結的歐洲還不如單獨同歐洲各主要大國發展雙邊關係更能夠從中取利。於是,改善同法、德等西歐主要國家的關係便提上了日程。最近,布什總統相繼高規格接待法、德領導人來訪便是這一計劃的具體步驟。

    既然法美關係的改善是以各自利益需求為基礎,那麼,這種改善將是以不損害各自戰略利益為先決條件的。

    對於法美雙方而言,如果在伊拉克問題、伊朗核問題、阿富汗問題以及中東局勢等問題上能夠找到更多的共同語言,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採取協調行動的話,那麼真正考驗法美關係的還是歐洲問題。

    法國是歐洲大國,歐洲是法國自身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把手伸向了全世界,但是其最基本的戰略利益還是在歐洲,美國從來沒有絲毫減弱過對歐洲的控制。因此,冷戰結束後至今的將近20年中,美國同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基本上是圍繞歐洲問題展開的。法國同北約的關係是這場爭論中一個典型體現。法國是北約的成員國,1956年戴高樂總統決定退出北約一體化軍事機構,體現了法國的獨立外交原則。薩科齊出任總統後,法國明確提出了法國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的問題,但是薩科齊同時相應提出了兩個重要的先決條件:一是歐洲獨立防務體系取得進展,二是在北約最高決策機構中要有法國的位置。這兩個條件的實質是,法國必須擁有參與北約決策的權力,美國必須承認歐洲獨立防務體系。在歐洲防務建設問題上,美國口頭上雖然不反對,但是絕不允許歐洲獨立防務真正實現,以至最終取代北約,這是美國一貫的立場。法國則針對美國對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的作用提出質疑,同時反對美國關於把北約的政治軍事職能擴大到全世界的主張。在法國看來,北約的“北約化”將會危及聯合國的作用。法國提出的先決條件,美國肯定難以接受,1997年希拉克曾經提出過類似的條件而遭到美國的拒絕。美國絕對不會在歐洲安全事務主導權問題上做出實質性妥協。而對法國來説,如果在歐洲問題上、特別是歐洲安全事務上爭取不到更多的發言權的話,那麼改善同美國的關係就沒有任何實質意義,這可以説是薩科齊調整對美戰略的一條底線。

    綜上所述,薩科齊可以在具體熱點問題上做出政策調整,但是在涉及法國根本利益問題上很難做出讓步,至少目前還沒有這種跡象。因此,法美關係改善應當是有限度的。從目前的情況分析,薩科齊遵循的依然是戴高樂的原則,他追求的目標依然是維護法國的自身利益和繼續發揮法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孝泉 編輯劉瑞常)

責編:李秀偉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