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境外媒體如何報道北京奧運

CCTV.com  2007年10月11日 15:27  來源:南方新聞網-南方週末  

    作者:南方週末記者 朱紅軍 發自北京、上海

    寫在前面:這是本報奧運特刊第三次和您見面,我們將視角投向媒體同行,他們來自中國之外,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的視角絕對不僅僅是奧運會,他們會觀察中國的方方面面,中國將如何面對這些“挑剔的眼睛”?這是一次考驗,中國是否準備好去面對?

    北京將面對他們“苛刻的鏡頭”,2008年,這些鏡頭可能會無處不在

    關注“場外的中國”

    現在看來,能進奧運賽場的境外記者將是幸運兒。

    北京奧組委的統計是,採訪北京奧運會的記者總數或將達3萬人。但只有5600人擁有入場採訪資格,顯然,其他人只能關注賽場外的中國。

    比如華爾街日報,由於沒有體育版面,只獲得六個入場名額,“我們不會太注重純粹的體育賽事。”華爾街日報北京分社副社長丁傑生説。

    10月2日報紙刊發《籌備奧運細緻到豬》,之前,他們注意到有關中國企業為奧運會定點生産豬肉的消息,於是展開挖掘。

    最終呈現的報道包含食品安全、通貨膨脹、貧富差距,甚至礦工和精英階層等一系列元素,這是不是“奧運報道”?

    一週前,他們關注中國政府核查在華外國人非法簽證的問題,一個月前,關於北京奧運兌現承諾將遭遇複雜情形的報道,登上報紙重要版面,報道提及環境、交通、外交、人權、國際事端。這似乎也是他們的“奧運報道”。

    CNN的“性格”和華爾街日報相似,這家著名的新聞機構,也只獲六個名額,這與往屆持平,儘管最終報道規模會是歷年之最。

    按照國際奧委會規定,非轉播機構身份的他們將不被允許在其節目標識中使用奧運的標誌甚至字眼,CNN北京分社首席記者吉米説,只能起個類似“北京聚焦”的名字。“賽場之外的北京,體育之外的中國,才是我們的報道重點。”

    CNN北京分社已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資料準備,包括文化、政治、經濟、社會方方面面,從橫掃英語別字、老百姓養狗、講文明樹新風到達爾富爾、臺海風波,無所不包。這些都有可能是“奧運報道”

    《北京倒數》是CNN專門為北京奧運倒計時一週年錄製的專題,“CNN不會説光坐飛機來到北京,告訴外國人説北京有多少輛自行車,然後就走了。”主播之一的魯可蒂(KristieLuStout)説。

    “我們的難題在於如何出新。不可能細緻而微的具象報道,比如奧運場館造價,我們可能會置身於中國政府的行政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政治背景、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廉價的經濟背景,”吉米説,“而某些時候,必須為每一個細節尋找到歸屬的大背景。”

    松村圭是日本共同社的專職奧運記者,他被共同社委以在常規賽事報道之外深入綜合分析中國的重任,迄今,他已追問過中國的興奮劑問題、舉國體制走向以及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非體育問題。

    他還關注中華民族的復興與自尊,共同社的一篇文章説,中國意圖恢復鴉片戰爭以來受損的自尊心,“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盛會,更是不容失敗的政治活動”。

    松村圭自覺壓力巨大,他來中國已經三年,而對認識眼前這個複雜而龐大的國家來説,實在太短,以往的奧運會,一般都是專職體育記者前往,而這次,共同社的經濟、時政、國際等部門的同事都參與進來。“毫無疑問,北京奧運最大的看點是中國站起來,中國的崛起。”路透社首席時政記者林光耀堅持認為,一句話概括一屆奧運會的意義,這無疑是最恰當的話。

    “不做意見領袖”

    華爾街日報希望自己的報道“不預設特殊的視角、不輕易做判斷,我們希望所有的問題都有涉及。”

    路透社首席時政記者林光耀強調,路透社沒有社論,沒有評論員文章,沒有所謂的立場可言。

    “911事件”,路透社因為拒絕將肇事者稱為恐怖分子,而為美國人詬病,但他們説,“我們面對的是全世界”。

    對於北京奧運,“我們的角度是反映中國正在發生的一些事物,不做意見領袖,不受任何新聞之外的影響。”林光耀説。

    俄新社記者葉菲莫夫,即便在被要求發表個人意見時,也表現躊躇,他語帶調侃地説,不干涉中國內政,他從不主動提及任何與奧運相關的政治話題,他反對將體育盛會的奧運進行政治化解讀,每個國家都有缺點,誰批評誰都不合適。

    韓國東亞日報北京支局局長河宗大持同樣的觀點,1984年的洛杉磯、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都因為政治問題而未能成為全球盛會,他認為,這些教訓足以記取。

    當有外國媒體以北京奧運會開幕時間定於8月8日而批評中國的迷信思想時,河宗大顯得不屑一顧,“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對數字的偏好”。

    “北京主辦奧運既是權利也是責任,好比把自己置身於顯微鏡下,挑剔和質疑在所難免,歷屆所有主辦城市無不如此。”

    在CNN的節目中,對於北京的環境、交通以及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並未回避,吉米説,只要報道客觀平衡,中國政府不應太過在意。

    俄新社北京分社奧斯特羅烏霍夫副社長曾在中山大學研究改革開放政策,北京奧運會,在他看來除了會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國際地位外,最重要的一條是,中國打開了窗戶,讓所有對中國有所擔憂的人親自來看看,北京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中國究竟是什麼樣的國家。

    一個韓國記者對北京的期待

    奧組委媒體運行部副部長:媒體是奧運會的裁判者

    外國媒體的“中國戰略”

    奧運是生活的一部分

    並不是所有的境外媒體都具有奧運報道之外的野心。對西方以及亞洲以外的國家來説,中國同樣顯得模糊。

    土耳其世界新聞社北京分社社長歐斯曼説,土耳其人對中國的印象可以概括為:人口最多、發展最快、商品最便宜。“顯然還很局限”,歐斯曼在中國已八年,常以北京市民自稱,他願意更多地扮演掃盲者的角色,“首先要認識中國”。

    他的任務顯得輕鬆,“我們會更多地關注旅遊、歷史文化、飲食,以及中國的生活習俗等”,這大體類似于中國指南。

    瑞典電視台中國僱員馮亦菲印象中,北歐民眾對政治不太關心,瑞典兩百多年沒有戰爭經歷,甚至瑞典國王訪華,瑞典電視台北京分社也沒有報道。“他們認為,體育、奧運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許他們不會關注場館規模有多大,有多少先進的設備,有多少座位,但一定會去關心,這塊土地上曾有的居民去了哪,他們過得怎麼樣。”

    順義水上公園,一年後,奧運會賽艇比賽場地,北京奧組委組織外國記者參觀,而瑞典電視臺記者卻抽空採訪反映搬遷安置問題的普通公眾,並花半年時間完成相關報道。丹麥電視臺記者楊拉森説,丹麥民眾對中國並不熟悉,或許停留在“文革”,或許是從中國遊客身上感受到人們很“有錢”,而他希望揭示更真實的圖景。這個圖景並不僅僅是奧運。

    也正基於此,丹麥電視臺尚沒有專門的奧運報道,也很少參加奧組委的新聞發佈會,他們更關注環境污染,“這是長遠的問題,也是關係全世界的問題,不僅僅關係到一屆奧運會”。

    在其他國家,對於場館建設、公用設施建設,都會有大量充分的民間討論,“而在北京,看到的新聞都是市民擁護,熱情支持,實質性的討論沒有起來。”楊拉森覺得有些遺憾。

    韓國東亞日報河宗大説,與北京的現代化設施相比,北京居民的意識和生活習慣還不夠現代化。

    “比如無論司機還是行人對交通規則不很在意。”他覺得,一屆奧運會應該給普通民眾的生活留下更多的遺産,而這也是北京奧組委一直的努力方向之一。

    “不報道負面的新聞”

    越南通訊社北京分社的墻上有胡志明的畫像,半個世紀前,社會主義越南在社會主義中國設立了最早的通訊社,現任社長阮春正已是二十余任,分社現在擁有三位記者,全是越共黨員,“駐外記者還是需要一定的政治保障”。“越中同屬社會主義國家,同樣有抵抗外侮的經歷,又都渴望融入國際社會。而目前面臨的困難也類似,比如環境、能源、食品安全等。”阮説,中國經驗很寶貴。“我們不報道負面的新聞。”他説,社會主義國家通訊社和西方的通訊社不一樣,“他們專喜歡揪對方的問題,而我們喜歡看對方的長處和正面的東西。”“中國特色”正顯示出特殊的含義,外國記者們捕捉的細節包括:中國植物學家試圖改變自然花期,以便讓屆時的北京花團錦簇;為慶祝倒計時一週年,天安門廣場上演的萬人乒乓球賽,還包括數以十萬計的奧運志願者,仿佛一夜召集。

    中國政府集中財政人力物力上的成就令俄新社副社長奧斯特羅烏霍夫嘆服,他甚至納悶,中國政府是如何做到讓每一個人都歡迎奧運會,甚至一位102歲的中國老人也要參加火炬傳遞,讓他直呼吃驚,吃驚。

    他觀察到的解釋是,因為北京奧運會,官員和公眾有了共識,而“在許多國家,官員和老百姓是割裂的”。

    那些為自己利益奔走的被拆遷村民仍衷心地説,“我們維護自己利益,我們也支持北京奧運會。”這讓瑞典電視臺記者歐豐瑞感慨,這才是中國。

    當所有驚訝一時無法求解時,他們會籠統地冠之以“中國特色”的前綴。日本共同社記者松村圭為了求解所謂的“中國特色”,尋覓了三年。

    2005年夏天,他採訪前奧運冠軍許海峰,採訪1984年的奧運冠軍馬艷紅,馬艷紅回憶,當時她參加奧運會,體育局領導説,金牌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給中國人丟臉,後來一次一次,對金牌的要求越來越高。

    中國參與1984年奧運會報道的一位記者對他説,中國的民眾對金牌寄予了太多金牌之外的含義,比如金牌越來越多,會暗示著國家越來越強大。

    2007年,他又採訪到中國的老運動員邱鐘惠,聽她回憶五六十年代的饑荒歲月,還採訪了魏紀中,説到1993年申奧失敗後,中國領導人會見薩馬蘭奇時説,早晚國際奧委會會有希望中國來承辦的時候。

    松村圭説,他正在梳理一條關於中國奧運的主題史,一連串採訪積累的片段,讓他想通了許多問題,中國為什麼對奧運會投入如此之大的熱情?又為什麼對奧運金牌如此嚮往?

    期待更寬鬆的採訪環境

    北京正在為他們的到來做準備,體制上的改革昭示出新的理念,最為注目的就是中國政府放開外國記者採訪限制。這被認為具有標誌意義。

    可喜的變化已經顯現,華爾街日報的尹傑夫説,1990年代,他來中國訪問,政府部門是很難接觸的,新聞發言人制度建立後,渠道通暢了許多,現在的新聞發佈會,他們幾乎應接不暇。

    但“難以圓滿“的情形還是時有發生。為了《北京倒數》這期節目,CNN的吉米感慨,前期籌備太過漫長,且波折叢生,只呈現了原定計劃的70%。

    剩下的30%包括:在鳥巢內部拍攝的要求,有關方面以安全的理由拒絕,一直到節目開播前一週,接受採訪的運動員名單還定不下來,幸虧北京奧組委從中協調,郭晶晶、馬艷紅才在最後一刻走到攝像機前。

    他們還試圖尋找更多權威中國官員作直接對話,但吉米感慨,像奧組委官員王偉這樣英語流利的對象還是不多,這影響電視節目的直播設置。

    CNN在全球大約有2億觀眾,在中國,只有在少量的星級飯店才可觀看,吉米曾建議在信號落地上也嘗試放開,他還擔心,奧運期間,外國遊客若在賓館遇及信號中斷情形,會作何感想。

    在北京的駐華外國記者協會今年8月份公佈了一份對新聞報導環境滿意度的調查,對像是163位駐華外國記者。接近一半的記者認同今年以來採訪環境有改善,但仍有相當部分的記者認為,還有各種問題存在。

    半島電視臺記者馬蒙説,“我可以理解,因為有很多政治和習慣的原因。”華爾街日報記者夏雷説,這不需要驚訝,這需要時間,重要的是中國在越來越進步。

責編:李秀偉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