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時報》今天刊登特稿指出,臺美關係因陳水扁力推“入聯公投”而陷入空前低潮,陳水扁昨天對美國訪問團一席話,卻透露他最後任期內,矢志完成“入聯公投”,炮轟聯合國秘書處不説,連台灣前途也列入“公投”目標,顯示扁有意拉高戰線反制美國的強勢反對。
外界原本預期,美國強勢説出“反對”後,扁會如二○○四年“公投”一樣在倒數時刻放低姿態。但扁近日不但態度強硬,更宣示“台灣的前途和兩岸關係應‘公投’決定”,不惜直接挑戰“四不一沒有”承諾。
據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日前“如我預料”的大動作退件,正落入高層幾個月來的沙盤堆演。扁鐵了心,將一改往年在聯大苦口婆心的策略,拉高戰線將炮火對準潘基文,攻擊秘書處“嚴重失職”!
早在去年下半年起,“國安會”副秘書長裘兆琳就召集專家學者組成項目小組,研議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文,抽絲剝繭厘清法理問題,做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第一步;特別是如何讓這個“緊箍咒”和台灣脫鉤,向國際突顯“台灣並非蔣介石代表”。
十四年來,台灣參與聯合國的策略運用,始終交由“友邦”提案,主軸大同小異,都是低姿態的“懇請”國際正視台灣需求。
高層決議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對島內來説並不令人意外;但高層關注的重頭戲,其實反在後頭的國際反應。若真能引爆大陸和老美跳腳,我方便能繼續以“程序荒謬”,維持此議題的“熱度”。
因此,今年五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幹事長陳馮富珍退回阿扁信函的模式,成為我方研議的重大關鍵。
不過,今年的策略首度把炮火從大陸,轉向聯合國秘書處,也是一招險棋。短期雖能升高戰火,但在歐美長年“不支持台灣參加國家為會員的國際組織”下,此操作很可能形成“外冷內熱”,只有島內選舉效應,反而讓國際反感。
十五年來,台灣始終在“友邦”聲援下吵吵鬧鬧結束聯合國案,國際總視為是聯大總務委員會上的小插曲;但這次首度遭聯合國以新聞稿方式,白紙黑字搬出“法律事務廳”的裁決,從法律層面下定論,恐不利於長期發展。
責編:韋梁春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