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1月25日訊 台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楊開煌今天説,兩岸文化交流二十年,台灣心態從“驕傲”變成“封閉”,文化交流不能有“鎖國心態”,這樣無法增進兩岸理解。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臺“國策研究院”在政治大學舉行“臺海兩岸交流二十週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與會學者共聚討論兩岸經濟及文化交流等議題。在會上,楊開煌做了以上表示。
他説,兩岸文化因為長時間的隔絕,存在著相當多的誤解與偏見;二十年過去了,兩岸人民是從這些誤解中逐步打開迷霧。
他認為,台灣人要尊重兩岸文化上的差異,避免優越感造成的盲點,成為台灣本土化下的犧牲品。
楊開煌又説,大陸在二十年來的兩岸文化交流中,態度從“統戰目的”,逐漸轉變成認真的研究與學習;中國大陸在處理兩岸關繫上,在交流的所得是大於所失,表現出的文化特質是“開放”與“學習”。
但從台灣角度出發,一開始台灣是帶著優勢心態去交往,等到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兩岸官方交流管道幾乎中斷,不存在正常的溝通管道,再加上台灣選舉文化的特殊性,反而把這樣的障礙當成選舉利器,近年更以“鎖國”方式,讓交流無助於兩岸的理解。
他認為,台灣在心態上的轉變是從“驕傲”到“封閉”,所以“難以在交流中學到智慧”。
在研討會上,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教授高長説,對中投資不必然造成台灣失業問題惡化,執政者應尊重市場,正視兩岸經濟日趨整合的事實。
高長説,有關臺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累計的件數與金額,大陸官方的統計一向與臺當局公佈的數據不一致。
就累積的投資件數來説,中國大陸的數據是73803三件(截止今年七月底),台灣的統計則是36312件(截止今年九月底);實際投資金額部分,中國大陸的統計是447.4億美元,台灣的數據是617.3億美元。
他分析,兩岸在經貿數據不同的原因,是部份臺商赴中投資未向臺當局申報、投資後營運資金與營利再投資的部分無法有效納入統計、許多臺商透過第三地赴中投資,以及中國大陸把投資金額歸入第三地而非台灣等。
高長指出,兩岸經貿交流已超過二十年,兩岸經貿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兩岸整合程度也逐漸加深,産業分工體系漸漸形成。雖然臺商赴大陸投資促進了兩岸産業分工及合作,但卻也衍生出台灣對中國大陸經濟高度倚賴,導致産業外移、資金外流過度,進一步危害到台灣的經濟安全與利益。
不過,他認為,對外投資增加並不必然造成台灣失業問題惡化。
例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台灣開始大量對外投資,那時並無嚴重失業問題,反而把長期困擾著台灣經濟的低技術勞力不足問題,因産業外移而紓解。
高長表示,沒有明顯證據説明,臺商赴大陸投資會造成島內失業的增加,平均雇用人數上反而還有小幅成長。但是,相對於到其他國家投資的廠商來説,投資中國大陸對台灣就業水準的提升較無幫助。
高長説,現在的中國大陸在國際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未來仍將是産業全球佈局的重地,市場力量必將導引兩岸經濟進一步整合,這樣的趨勢與事實,臺當局應該正視。
責編:王京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