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台灣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台獨”?“非台獨”? 謝長廷人格形象已破裂

 

CCTV.com  2007年11月10日 17:25  來源:人民網  
     
    [內容速覽]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説,扁謝在經貿大政上出現歧見。謝長廷説,二人之間只是“枝節差異”,而不是“本質差異”。此言甚謬,只是唾面自幹。

    人民網11月10日電 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説,扁謝在經貿大政上出現歧見。謝長廷説,二人之間只是“枝節差異”,而不是“本質差異”。此言甚謬,只是唾面自幹。

    社論説,扁謝的歧見是“‘台獨’的經貿政策vs.非‘台獨’的經貿政策”,亦即是“本質差異”。八年來,民進黨的兩岸經貿政策搖擺不定,主要是因“要不要台獨”搖擺不定。若要“台獨”,即必須大幅削減兩岸經貿往來,尤其不能一方面大量向大陸“出血”,另一方面又幾將主要的貿易順差命脈寄託在大陸。反過來説,倘若採“非台獨”路線,即可善用兩岸經貿關係,將台灣建設為亞太平臺,並以亞太平臺轉化成維持兩岸和平及台灣安全的憑藉。兩相對比,這是十分根本亦十分淺白的道理。

    因此,倘若謝長廷主張“台獨”,則其“大赦臺商”、“取消百分之四十上限”,甚至“以包機代直航”,皆是錯的;因為,就“台獨”的觀點言,這皆將造成台灣“出血”,亦必將使“台獨”更無可能實現。反過來説,正因陳水扁如今抱持“台獨”的主軸,所以必須反對謝長廷的相關“西進”主張,亦不再唱“亞太平臺”之類的高調,如此的“獨派經濟”始能與“台獨政策”一致。

    社論説,“亞太平臺”這類的政經概唸有一吊詭:它必須“穿過”兩岸經貿關係,建立了亞太平臺,始有可能回過頭來“超越”兩岸關係並“節制”兩岸關係,亦始有可能使台灣進入“超越統獨”的境界。但是,就“台獨”的立場而言,卻是絕不可“穿過”兩岸經貿關係,一旦有了“穿過”的過程,“台獨”就形同解構。例如,謝長廷的“以包機代直航”或“陸胞來臺觀光”倘若付諸實現,“台獨”在社會心理及社會運作的空間亦必立趨減縮。這正是“台獨”須採“鎖國政策”的理由,猶如一隻鎢絲燈泡,一旦其玻璃殼破了洞,就不再能發光了。

    就“台獨”的觀點看,兩岸經貿關係只是“出血”。然而,從“非台獨”的觀點看,正因反對兩岸經貿只是“出血”,所以主張建立“兩岸循環”、“國際循環”的機制;兩岸經貿藩籬的打開,表面上看是使“出去”更自由,但更重要的卻是使國際經貿資源的“進來”更便利,這也正是建設亞太平臺所追求的憧憬。當然,若朝此方向發展,“台獨”即難立足;但亞太平臺卻可能成為一個國際勢力薈萃的“國防平臺”,台灣亦始有“超越統獨”的憑藉。

    社論指出,因此,若從“台獨”的立場看,謝長廷的“包機直航”已不啻是“漸進統派”的“臺姦行徑”;但若從“非台獨”的立場看,謝長廷的“大赦臺商”,恐怕只是將台灣建設為亞太平臺、超越統“獨”的必經過程。

    台灣其實已無“統獨鬥爭”,而只有“台獨/非台獨”的鬥爭。“台獨”不只是一種政治主張,它也必須是一種可行及可活得下去的經濟戰略。同樣地,“非台獨”也不只是一種政治主張,它也必須是一種可行及可活得下去的經濟戰略。

    陳水扁駁斥謝長廷的兩岸經貿政策,其實形同當眾指謝長廷不是“台獨”。而謝長廷欲在政治上主張“台獨”,卻在經貿上死命往“非台獨”靠攏,這正是造成他人格形象錯亂的根本問題。在這一點上,陳水扁罵他,罵得沒錯。

責編:劉莉岩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