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開放辦亞運:多哈亞運會對北京奧運會啟示錄之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6日 07:46 來源:

  新華網多哈(記者高鵬、馬向菲、李江濤)消息:在人力資源不足、經驗欠缺的情況下,卡塔爾用充沛的資金聘請世界上一流的專業人士為其服務,舉辦了一屆成功的亞運會。“國際智慧”為我所用,無疑是多哈亞運會的成功之道。

  從開閉幕式的主創人員到運動員村餐廳的服務人員,從新聞中心的媒體經理到賽場保安,多哈亞運會的工作人員來自世界的各個角落。據組委會提供的數據表明:多哈亞組委的管理人員約2400人,他們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卡塔爾人僅佔15.75%,而印度人佔10.27%,澳大利亞人佔10.06%,希臘人佔7.07%,菲律賓人佔5.77%,英國人佔4.72%,意大利人佔4.38%,美國人佔2.65%。而如果將志願者、班車司機等服務人員全部算在內,本屆亞運會的工作人員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

  阿爾納賈爾是多哈亞組委運行指揮中心的總負責人,該部門是賽時組委會的最高決策層。他説:“這裡很多人都在悉尼和雅典奧運會幹過。他們清楚哪可能出現問題,遇到問題之後又該如何解決,他們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建議。”

  許多來多哈的運動員和記者都感受到,“人性化”服務是本屆亞運會組織工作的一大亮點。比如,和往屆亞運會相比,多哈運動員村的宿舍裏多了吹風機和晾衣架,班車司機也能享受到免費工作餐。“這要歸功於我們運動會服務部的一位同事,他參與了前幾屆亞運會的舉辦,把一些經驗和教訓傳授給了多哈。”納賈爾的助手、澳大利亞人珍妮泰格説。

  作為亞奧理事會體育委員會主席,魏紀中見證了多哈亞運會籌辦工作的全過程。他認為,正是因為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多國部隊”,讓多哈少走了許多彎路,提高了效率。

  多哈亞組委副總幹事艾哈邁德阿卜杜拉表示,儘管組委會聘用了大量外籍人士,但各部門的“一把手”都是卡塔爾人,重大事務的決定權都掌握在他們手中。他説:“他們只負責提供專業技術意見,而我們負責決策。”

  “提建議的人不掏錢,因此他們只從如何將亞運會辦好的角度出發,而管錢的人又是抱着一種‘只要你的建議好,我就掏錢’的態度。”魏紀中説,這種管辦分離的組織架構使得多哈亞運會的各方面都能向最高標準看齊。“當然,這也要以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基礎。”

  多哈亞運會的“拿來主義”不僅僅體現在其組織團隊構成上,還體現在具體籌辦工作中。艾哈邁德説,多哈從一開始就確立了“開放辦亞運”的思路,將組織工作的各環節分別面向國際招標,力求各方面都是最佳選擇。

  歷屆大型綜合性運動會都有一套INFO系統,為媒體及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提供如比賽日程、競賽信息、運動員簡介、賽事回顧與預告、新聞發佈會報告、新聞快訊、新聞發佈稿等信息。本屆亞運會的INFO系統因為信息全面、及時,受到媒體的普遍好評。來自印度的記者阿賈布説,就時效性和豐富性而言,本屆亞運會的INFO系統絲毫不比雅典奧運會遜色。

  艾哈邁德表示,這沒什麼可奇怪的,因為雅典奧運會和多哈亞運會的INFO系統都是由世界著名的體育信息服務提供商——荷蘭INFOSTRADA公司負責。此外,多哈亞運會的開閉幕式、形象景觀工程等,甚至連主新聞中心的清潔工作,都是通過招標包給了各相關領域的專業公司。

  有人説,多哈開創了一種“我花錢,你辦事”的辦賽新模式。魏紀中表示,這種模式並非適用於所有國家和地區,畢竟“國情”各有不同,但他説,多哈開放的姿態,值得未來奧運會和亞運會主辦城市學習。

責編:趙俊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