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腿走路創建新和諧 上海體壇接軌奧運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0日 16:10 來源:
新民晚報消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競技體育的“殘酷”,決定了其“精品工程”的本質。
然而,硬幣有兩面,寶劍有雙鋒。對上海體育來説,姚明、劉翔之外,也需要紮實、廣泛的群眾體育的基礎。
“什麼是和諧?兩條腿走路,才是和諧。”上海市體育局局長于晨説。
檢閱
今年5月20日至30日,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在蘇州舉行。這次賽事,檢閱了上海非奧運項目發展的“含金量”。
27枚金牌、25枚銀牌、25枚銅牌,金牌和獎牌總數均超過前兩屆。上海代表團每一名獲獎運動員上臺領獎,都主動換上印有“上海”字樣的運動服……“非奧項目也是體育項目。”上海市體育局發出的這個聲音,感動了包括胡榮華、常昊、潘曉婷在內的許多非奧項目運動員。不但如此,“實惠”也跟著來。在本屆全國體育大會上得牌的運動員,獎勵比上一屆翻倍!
“能保留的項目,儘量保留。實在困難不能保留的,積極鼓勵社會參與。”在上海,非奧項目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良性循環。
啟示
一屆體育大會,給上海體育界很多啟示。“體育不再僅僅停留于奧運、競技、金牌的概念上,一個外延廣闊的‘大體育’新概念,漸漸明晰起來。”上海市副市長、全國體育大會上海代表團團長楊曉渡總結道。
在全國體育大會上,廣東、江蘇、上海這些沿海發達地區,成了最大贏家。恰恰也是這些地方,在體育社會化的道路上,走得比較早、比較好。
“非奧項目同樣可以折射體育風尚和體育精神。”一名代表團官員舉例:“參加全國體育大會時,上海航空、航海模型運動員,事先準備了許多塑料臺布。入住賓館後,他們先在房間內鋪上臺布,再進行模型調試,避免污染損壞賓館設施。對此,賓館管理人員由衷讚嘆,上海不愧為文明城市。”
發展
目前,上海市民擁有4400多個健身點,有14000名社區鍛鍊指導員。在“十一五”期間,上海還計劃建成300座社區共同運動場。
“全民健身這股熱潮,絕不能冷卻。”上海市體育局局長于晨説:“要讓上海颳起‘動旋風’。全國體育大會結束了,但對非奧體育項目的管理,必須形成長效機制。”
上海體育事業的和諧發展,不能只靠一個姚明,一個劉翔。這,成了上海體育界人士的共識。千萬個姚明、劉翔的背後,才能出現“好一個上海”!
責編:張青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