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廣東體育産業強勢發展 打造品牌弘揚精神文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3日 15:58 來源:

  中國體育報消息: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也是一個行業的魂。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於科技創新和人才素質的提高,經濟競爭越來越依賴於文化資源要素的競爭。新時期的廣東把建設經濟強省和文化大省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把文化發展戰略作為增創發展新優勢的基礎性戰略,大力發展文化經濟和文化産業,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發展水平,借助優勢文化平臺,全面提升廣東的綜合競爭力,支撐和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正是本著以上思路,在充分總結廣東百年體育(1906年至2006年)歷史的基礎上,廣東體育界提出了以“敢為人先、博大兼容、拼搏奉獻、為國爭光”為核心的廣東體育精神,把宣傳廣東體育精神作為本屆廣東省省運會系列活動的核心主題。

  百年曆史 文化為先

  百年廣東打造的現代體育戰艦,第一次讓精神的旗幟高高飄揚,第一次從文化的源頭尋找發展的動力和方向。當然,從純粹經濟的角度看,體育産業的發展,不引入文化要素,無疑也缺乏方向和動力。

  如果我們從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的整體去看,人的因素,文化的要素,意義更為重要。中文裏體育的“體”字就是“人”與“本”的結合,非常形象地詮釋了體育“以人為本”的實質內涵。

  回首百年,廣東體育的起步,與西方近代文化進入中國差不多同時。百年裏,廣東體育曾經有過無數的創新:最早的學堂體育,最早的省運會,最早的公共體育場,新中國最早的世界冠軍。改革開放後的廣東體育或許人們更為熟悉:最早的內地與香港的體育交流——省港杯足球賽;最早的體育俱樂部——1984年廣州足球隊由廣州白雲山制藥廠冠名為廣州白雲(山)足球隊而開創了中國企業贊助體育的先河;最早的商業化賽事模式——1985年最早舉辦了由社會贊助的萬寶杯足球邀請賽;最早的商業化綜合性運動會——1987年在六運會中率先引入贊助籌款6000萬元而開創了我國綜合運動會商業贊助的先河;1996年率先將會所及運動設施配套引入社區,使體育地産的概念風行全國;2002年廣州足協首創股份制形式,成功舉辦中巴國際足球對抗賽而成為中國體育商業賽事的典範。

  廣東體育的發展史上,出現過一批又一批的著名運動員。比如容志行,中國最傑出的足球運動員之一,先後多次代表中國國家隊出賽。他技術全面,尤其擅長中場組織進攻,是當時國家足球隊的最佳運動員。更為人稱道的是他在場上的良好道德風貌,國內譽之為“志行風格”。

  廣東體育史上無數的創新案例,一次又一次演繹了廣東文化中“敢為人先,博大兼容”的精神因子,而“志行風格”則很好地詮釋了新中國廣東體育健兒“拼搏精神、為國爭光”的思想特質。毫無疑問,這就是廣東百年體育凝成的魂!

  正在緊鑼密鼓準備的廣東省第十二屆運動會,把廣東體育精神的探討作為發展廣東體育的重要切入口,可謂切中要點,抓住關鍵。

  産業強市 文化名城

  改革開放以來,先行一步的廣東經濟發展迅速。自2000年廣東GDP首次突破1萬億元後,2005年GDP和居民儲蓄雙雙突破2萬億元。在廣東經濟的發展中,出現了一大批經濟規模超過十億、幾十億甚至百億元的産業相對集中、産供銷一體化、以鎮級經濟為單元的新型經濟形態,被稱為“專業鎮經濟”,經濟學界稱之為“集群經濟”。這种經濟模式,以佛山尤為典型。

  “十五”期間,佛山GDP年均增速14.9%,2005年增長達19.2%,GDP達到2379.80億元,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各項經濟指標均佔全省約1/10。最近,佛山所轄五個區全部被評為“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40強”。其中以專業鎮為代表的産業模式,也創下了無數的國際、國內和省內第一。比如,佛山家電産量佔廣東全省的60%,微波爐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一,照相機年産量約佔全球的15%,建築陶瓷産量佔全國的60%,鋁合金、不銹鋼建材佔全國的40%,産業名鎮、專業名鎮數量全國第一,中國名牌産品數量居全國第四位、廣東第二位、全國地級市首位。在佛山,有一個由一大批如雷貫耳的品牌所組成的“民族工業方陣”:佛山照明、美的、科龍、格蘭仕、健力寶、佛山塑料、海天、通寶、佛陶、鷹牌、東鵬……總産值達1068.36億元。這一數字的身後還有一支包括美國杜邦、鷹都鋁業,法國湯姆遜,德國西門子、歐司朗、博世、赫司特,日本松下、東芝、三洋,韓國浦項,加拿大北方電訊,台灣普立華在內的一大批國際品牌的入駐。

  作為傳統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的佛山,産業的發展和文化的發展齊步並進。最有代表性的是佛山的三張文化名片:淳厚的粵劇唱腔以動漫等現代手法來演繹,當年案頭的石灣公仔變身現代城市大型雕塑,而曾經旨在“弘揚國術、強健國民”的武術也成為一門修身養性的藝術,融入了千家萬戶,這其中的每一張名片都流淌著創新的精神。

  佛山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嶺南成藥之鄉、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特色古爐窯、制陶、秋色、剪紙、木刻年畫等手工藝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作為千年陶都,有500年窖火不熄的南風古灶,有始建於北宋,號稱東方藝術館的祖廟,有廣東四大歷史名園之一的梁園,有反映佛山民俗的通濟橋和東華里等。佛山是南獅的發源地,遠近聞名的秋色藝術之鄉,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祥地,也是廣東省八個藝術創作基地之一。佛山文化産業的發展同樣碩果纍纍:1997年承辦“第六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999年舉辦“佛山秋色大巡遊”、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主辦“健力寶杯國際龍舟邀請賽”;2002年舉辦“佛山國際現代陶藝研討會”、“中國陶瓷博覽會”…… 2005年11月在佛山舉行的第七屆亞洲藝術節,從一個歷史階段的高點充分展示了佛山文化産業的精髓。

  武術一直在佛山民間延續和流傳,人們不只把武術當成強身健體的運動,更把武術當成修身養性之道。走進佛山,不難發現這裡濃厚的武術氛圍。現代武術在這裡引發了全民健身運動,公園、小區、街頭巷尾,數以萬計的健身大軍踐行著傳統的武術精神,並在創新中把它發揚光大。目前,佛山傳統武術流派包括蔡李佛拳、咏春拳、洪拳、梅花樁、龍形拳、白眉拳、木蘭拳、太極拳等。各流派現有會員共17275人,培養人員共約65337人。佛山市群眾練習的健身武術項目達幾十種之多。

  強大的産業、創新的文化、濃郁的體育氛圍,為省運會期間實踐廣東體育精神,佛山進行了充分準備。

  打造品牌 做大作強

  體育産業是當今全球經濟中發展最快的産業之一,每年為世界帶來4000億美元(2000年)以上的直接收入,並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長。如果計入相關的連帶效益,估計達20000億美元以上,體育産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之一。廣東的體育産業在國內素有“三分天下”的美譽,企業數量超過8000家。但以前大多是中小企業,品牌不響,近年來廣東實施“文化大省”戰略,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廣東文化産業年産值去年底統計已超過1200億元。廣東省政府副省長雷于藍介紹,從總體上屬於“大文化産業”的體育産業,得到了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創品牌戰略”即將在全行業全面鋪開。據悉,有關體育産業的具體配套政策已經醞釀良久,基本成型,有望在全國最先出臺。

  美國是全球體育産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佔全球體育産業總産值的53%,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0000億美元,佔7%以上。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體育産業産值也大體佔本國GDP的3%左右,最高的瑞士佔到3.37%。體育産業所蘊藏的巨大商機,使其已成為21世紀最有活力和廣闊前景的黃金産業之一。體育社會化、産業化是體育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經濟發達的廣東,不僅體育設施、體育人口、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居國內前列,體育産業的規模、發展水平及市場化程度也居國內前列。

  據統計,2002年廣東全省登記在冊的體育健身娛樂企業多達8000多家,專業體育用品生産企業504家,同時還造就了康威、好家庭、蘭獅、閃電等22個全國知名的體育品牌,體育用品生産資源已超過全國總量的1/3,體育産業直接産值283億元,佔當年廣東GDP的0.61%,是全國平均水平0.2%的三倍多,而且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態勢。體育從業人員57萬,佔全社會從業人數的1.37%。以經營單位數量計算,排在前十位的體育産品經營項目是檯球、棋牌、乒乓球、游泳、輪滑、健身、網球、羽毛球、保齡球、高爾夫。據專家研究,廣東由體育産業帶動其它相關産業的效應是1:3.7,由此推算,廣東體育産業所産生的直接和間接産值超過1200億元,佔當年GDP的2.5%,其影響力已不可低估。

  依賴已經頗為強勢的産業基礎,導入以“敢為人先、博大兼容、拼搏奉獻、為國爭光”為核心的廣東體育精神,打造一批走出廣東、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廣東的體育産業,未來空間不可限量。

責編:張悅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