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網消息:德國世界盃組委會主席貝肯鮑爾説:“技術層面上,我對本屆世界盃很失望。”其中的一條理由是,負責評選本屆杯賽最佳陣容的小組成員、每人拿出一張名單都會完全不一樣——這當然不是因為“英雄”太多,而是因為毫無爭議的“英雄”太少!其實,我們也不是沒有英雄,只不過他們大都被“經典世界盃”埋葬了。
本屆世界盃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強隊對撞多、球星對撞多。但類似的比賽,只會給那些成名英雄更大的壓力。他們中不少人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還要為全隊做出犧牲。如此一來,“英雄壯舉”和“經典英雄”自然稀缺!以8強而言,“世界足球先生”小羅堪稱“世界失望先生”;古典的裏克爾梅都沒能陪伴阿根廷走到最後;貝克漢姆其實無力承擔英格蘭的一切問題。以4強而言,葡萄牙的菲戈老了,德國的巴拉克為全隊“犧牲”了,意大利決賽前的11個球是10個人打進的,只剩下齊達內依舊“大師”,但齊達內已經沒了下一站……
足球是集體運動,本來就很難推出個體英雄。而即使不針對某一性別的觀眾,體育也永遠需要突出的個人,許多球迷就是因為喜歡某個球星而“愛屋及烏”的。這樣説來,成為“英雄冢”的經典世界盃無法塑造一個足球運動的經典“代言人”,自然就無法把更多的“非球迷”吸引到世界第一運動的懷抱之中了。據統計,1998年世界盃的全球電視轉播收視達到334億人次;2002年,由於“時差”的原因而減少到288億;今年,則有可能突破300億。應該承認,足球依舊是世界第一運動,依舊在朝著“永恒的地平線”大步挺進。但足球的問題在於它永遠存在“傲慢”的傾向,從而忽視自身的缺陷與追趕者的優點。今天,當足球的管理者們在為一屆“經典世界盃”而沾沾自喜時,他們是否能深刻的意識到:這其實也是一顆裹著鮮美糖衣的慢性“毒藥”呢?
責編: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