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體育日報消息(杜?):
世界盃永遠可以靠它深厚的底蘊和傳統吸引這個世界上無數人如癡如醉,魂縈夢牽。比如昨晚,意大利人等來了冠軍,等來了“復仇”,等來了宿命的終結。
五罰五中,最後又是偉大的意大利左後衛格羅索,他沒有給法國人任何機會。藍色的意大利人飛起來了,每個人都在忘情狂奔,都在張開雙臂翱翔,意大利就是這樣的一支球隊,或許他們會無數次倒在點球點上,或是裁判的哨聲裏,但一旦讓他們贏一次,只要一次,這樣充滿人性和個性的球隊就會把幸福和狂歡也放大到極致,忘記一切,揮灑永遠無法用言語所能表達的情緒。
看看意大利人的“點球苦命史”,就知道這支球隊是多麼難以被擊敗:1990年,半決賽點球輸給阿根廷;1994年,決賽點球輸給巴西;1998年,四分之一決賽點球輸給法國;2002年,八分之一決賽輸給了創造“奇蹟”的東道主韓國隊……以至於就在幾分鐘前,少一人的法國成功地把意大利拖進點球,幾乎所有法國人都興高采烈,他們以為他們又贏定了。
而意大利則人人自危,他們是我見過的罰點球的球隊中唯一沒有手拉手的,在替補席邊的隊員一個個東倒西歪,馬特拉齊罰完點球獨自一人遠離大部隊,跑到了另一個球門後跪倒;布馮不可能忘記12年前他的前輩,另一位意大利優秀門將帕柳卡,在全場表現完美後輸掉了點球,因此他每撲完一個球都要站在一邊,背過身去,不敢看他的隊友罰球,而只是聽聲音,聽法國球迷和意大利球迷的聲音。
又一個16年過去了,16年前德國隊在意大利奪冠,16年後意大利隊在德國奪冠;
又一個12年過去了,每隔12年意大利就能進一次世界盃的決賽,而且總是一次贏一次輸,這回,2006年,正好輪到贏;
又一個8年過去了,8年前法國在本土用點球淘汰了意大利,8年後意大利用點球在決賽中擊敗了法國;
又一個6年過去了,6年前法國在鹿特丹用“金球”擊敗了表現更好的意大利,沒有人會忘記特雷澤蓋那個凌空,就像沒有人會忘記昨晚特雷澤蓋那唯一的橫樑一樣,這是“還債”嗎?足球就是這樣,有時神奇得不可思議,出來混,每四年,每兩年,給你一次“還債”或“復仇”的機會。
無論意大利人怎麼狂歡,我想人們都不會怪罪他們。如果經歷了以上這樣的四屆世界盃,經歷了長達16年的痛苦和等待,昨晚的激情迸發怎麼也都在情理之中。留着一撮小鬍子的加圖索已經激動得只知道在地上打滾了,他像不知疼痛一樣把自己往地上摔,然後打滾,再爬起來再摔,再打滾;那邊意大利球員圍在了一起,仿佛在做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原來,原來是大家把卡莫拉內西困在中間,讓他坐在一把凳子上接受“懲罰”,有人找來剪刀,來自拉奇奧的奧多雖然世界盃只上場了23分鐘,但他幾下就把卡莫拉內西的長頭髮給剪了!奧多第一時間攥着這把頭髮突出重圍狂奔,卡莫拉內西則一臉幸福,或許從此再也不會有人説他長得像女人了。
又是加圖索,其他人都在“觀禮”剪頭髮,他一個人翻過護欄,徑直跑到看臺底下,他把護膝扔向了意大利球迷,換回了一面意大利國旗,從此他背着國旗回到場內慶祝。
昨晚,就註定是這麼一個“復仇”、“宿命”的時候,世界盃的神奇魔力被發揮到極致,甚至完全超越了你的任何想象。比如齊達內,他的進球,他在加時賽剛開場的那個頭球,都差點讓他成為貝利式的不朽的英雄,不,昨晚不屬於老邁的他,他也需要“還債”——8年前,他率領的法國隊終結了意大利人的“傳奇”羅伯特 巴喬,英雄壯志難酬;8年後,卡納瓦羅率領的意大利隊也註定要終結齊達內,終結這個孤獨的背影。
意大利人從此進入“四星俱樂部”,成為僅次於巴西的歷史上捧起世界盃最多的國家。如果我們把時光倒流得更遠一些,把歷史的記憶簿翻得更仔細一些,就可以發現上一次意大利奪冠,1982年,簡直就是2006年的翻版。假球,醜聞,降級,禁賽,或許再過幾個小時“尤文案”就要正式宣判了,但是意大利人竟然可以在24年後複製這樣的“傳奇”,愈混亂,愈堅強,這是老天給意大利人一個回報,只要在最需要的時間,老天才給你最高的獎賞。
在現場大多數觀眾看來,齊達內的動粗肯定離不開馬特拉齊的挑釁,因此比賽從那張紅牌開始就失去了意義。只要是意大利控球,全場都被巨大的噓聲和口哨聲籠罩,那些德國球迷和中立球迷都把同情票送給了法國隊。
但這已經不重要了,意大利人的奪冠就像一種應得的回報得到了更多人的接受。只是有點奇怪,當卡納瓦羅把金盃高舉過頭頂的時候,為什麼是放了白色的煙火,而不是藍色?煙火沒有往昔好看,但柏林上空巨大的禮炮聲才是最高規格的慶祝,禮炮聲震得新聞中心亂顫;我想,只有世界盃可以讓人類如此瘋狂,如此瘋狂……
責編: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