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切爾西新貴兩境界 范尼索林壯志未酬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8日 00:00 來源:

  人民網消息:一直以來,黑馬都是世界盃上的主要看點。然而,本屆世界盃卻是一屆青睞傳統強隊的世界盃。缺少了黑馬和冷門,就等於缺少了激情和驚喜,這樣的賽事非但不好看,更是一種悲哀的延續。沒有冷門的世界盃讓人抱怨,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世界盃從2002年的天下大亂,到四年後迅速的“撥亂反正”呢?固然和歐洲球隊回到“主場”作戰有關,也和亞非球隊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有關,但是從一些現象中我們不難發現,正是一些看似無意其實有心的做法,直接將黑馬扼殺在搖籃之中。

  未雨綢繆

  國際足聯維護利益

  四年前的韓日世界盃,大批強隊折戟沉沙。法國、葡萄牙、阿根廷等,賽前都是奪冠大熱門,卻在小組賽結束後便打道回府,而意大利隊也只是多走了一步而已。這樣的局面讓球迷們大喊過癮,殊不知卻讓國際足聯背負了一定的壓力。將世界盃放在亞洲舉行、而且歷史上第一次兩國承辦,本來就讓多數成員國不滿,再加上賽程設置的不合理等原因,都成為了口誅筆伐國際足聯的罪狀了,君不見官方贊助商也以來自歐洲為多,他們跟著叫嚷皆因自己的利益沒有得到保護,失去了強隊意味著失去了市場。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國際足聯很早前便為本屆世界盃定下了調子,況且國際足聯總部位於歐洲,國際足聯的權力同樣掌握在歐洲人手中。在2004年年底召開的特別會議上,國際足聯即拍板決定歐洲頂級聯賽必須要在2006年5月14日之前結束。官方的説法是保護球員,布拉特當時信誓旦旦地表示,球員才是足球節日的核心,是舞臺上的演員,保護世界盃就必須先保護他們,讓他們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五大聯賽的提前結束,確實讓歐洲強隊的國腳們獲得了近一個月時間的休息和調整,減少了傷病纏身的麻煩。既然歐洲是世界足壇的中心,這次世界盃又在歐洲舉辦,那麼先確保歐洲強隊不出現意外,這才是硬道理。

  回到歐洲

  五大聯賽領導潮流

  “世界盃變成了歐洲盃”,在小組賽結束之後,這句話成為了流行語。其實,不僅是國際足聯先行打下堅實基礎,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本屆世界盃在歐洲本土舉行,對於那些大牌球隊和眾多球員來説,無疑有在“本土”作戰的意思,而作為世界職業聯賽的領頭羊,歐洲五大聯賽的確領先了世界的潮流。

  四年前的韓日世界盃舉行之時,歐洲聯賽才結束了20天,路途勞累加上調整期太短等原因,是造成歐洲強隊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如今世界盃從亞洲回到了歐洲,無論是天氣、草皮還是球場氛圍,都是世界強隊所熟悉的,他們可以準備得更加充分,還要捍衛歐洲球隊在上屆賽會丟掉的榮譽。這一屆世界盃賽和1998年法國世界盃賽非常相似,八強的位置歐洲佔據六席,來自南美洲的阿根廷和巴西瓜分剩餘兩個名額,這就充分説明歐洲還是給傳統強隊提供了最“傳統”的環境。

  不僅僅是這些客觀原因,從本屆比賽看來,取得好成績的球隊,其核心力量都在歐洲職業足球的核心圈內。完備的賽制和高度的平衡,已經使歐洲職業足球全面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足球聯賽。其中尤以巴西隊受益最大。深厚的底蘊加上歐洲聯賽的鍛鍊,才是巴西隊傲視群雄的真正秘訣。

  嫌貧愛富

  裁判執法意圖明顯

  韓國隊在四年前的“賴皮”成為了世界盃的恥辱,儘管國際足聯花大力氣對裁判選派進行了改革,但是在本屆世界盃上,裁判問題有所收斂卻沒有完全杜絕,受益方大多變成了傳統強隊,冷門於是更難出現。

  很顯然,單單讓歐洲強隊多多休息的辦法,還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在鼓勵攻勢足球和技術流的旗幟下,很多球隊的防守動作和戰術犯規,被一些裁判大做文章。特別是紅牌這一撒手锏的使用,讓原本想爆冷的黑馬球隊徒呼奈何。巴西在16進8對陣加納一役,阿德里亞諾的進球本是越位,但裁判視而不見,從結果而言,這個進球摧毀了非洲黑馬最後的抵抗力;意大利VS澳大利亞之戰,左後衛格羅索最後4秒鐘製造了一粒點球,而那粒點球爭議頗大,如果那時候不判點球,比賽進入加時賽,少一人的意大利還能不能掙扎出來,是個未知數。東道主德國隊就更不用説了,對瑞典隊的淘汰賽,裁判幾次漏判德國球員的手球,東道主優勢擺明了不可動搖。法國和葡萄牙一戰中,齊達內主罰的點球再次引起爭議。可見,本屆杯賽的裁判們似乎也有“嫌貧愛富”的心理。

  打擊黑哨歪哨,一直是足球界不遺餘力的行為,但是國際足聯這般強調重申,為何還有裁判明目張膽?深入追究一下,多半是國際足聯助紂為虐的結果,四年前如此,四年後不變,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想想看,那麼多引起爭議的判罰或者裁判,又有多少給予了明確的説法。

  主動相讓

  亞非足球實力不濟

  一些莫須有的判罰固然讓失利者心存遺憾,可是自身實力不濟讓他們都當不了黑馬,特別是日韓兩隊經歷了四年前的瘋狂之後,又跌落到顯露原形。世界盃新軍科特迪瓦曾被認為是死亡C組的攪局者,甚至還沒來得及掙扎一下便提前出局;安哥拉也沒給對手造成實質的威脅;亞洲老大日本隊帶著可憐的1分早早打道回府,沙特也背著3戰2負1平的恥辱提前告別;頑強的韓國人掙扎到了最後一刻,卻還是被瑞士人踹出局。如果勉強要找出一匹黑馬來,也許就只有加納人了,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遇上巴西時,冷門卻沒有再繼續。日本足球進入了發展的瓶頸,需要一批更有實力的隊員繼續前進;韓國足球保留了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但沒有了希丁克的神奇,他們在技戰術上的平庸得以暴露。沙特在世界盃上總是啞火,伊朗空有一批好球員,但主帥未能將他們捏合在一起。倒插門的澳大利亞無論是“意識形態”還是足球風格,都無法真正代表亞洲足球的現狀,不過他們或許可以給出一些啟示: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大量球員效力五大聯賽、擠壓式的進攻方式、聘請真正高水平的主帥。事實上,希丁克再度演繹神奇,也折射出濟科、埃德沃卡特、帕科塔和伊萬科維奇等教頭的平庸。亞洲足球實力本就不濟,在世界盃賽場這樣的大場面,顯然更需要世界頂級教練的“點石成金”。特派記者刁勇(本報德國電)

責編:翟國銳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