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消息:2004年止步歐洲盃小組賽,德國足球陷入谷底。一個年輕人回國接過了教鞭。一邊大刀闊斧,一邊備受質疑。時間過了兩年,他成了英雄,也改造了日耳曼戰車。
戰術思想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原問題:進攻不利,防線過於年輕
■改造方向:先改進攻,後改防守
■結果:球隊進攻能力大為增強
“球隊的進攻出了很大問題,前鋒球員找不到球門方向。”2004年歐洲盃止步小組賽的成績令少帥沃勒爾交出了國家隊主教練的教鞭,德國媒體在總結歐洲盃時著重指出了球隊攻擊力不足的問題。克林斯曼能夠最終接替沃勒爾執掌國家隊,德國足協的原意是希望前鋒出身的克林斯曼能夠改變德國隊進攻不利的難題。僅僅用了1年,克林斯曼讓德國隊的進攻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2005年6月的聯合會杯上,德國隊在小組賽3場比賽中總共打進9球、半決賽2比3輸給巴西、三四名決賽4比3戰勝墨西哥。相比2004年歐洲盃上3場比賽2個進球的慘澹紀錄,聯合會杯上德國隊5場比賽15個進球讓所有人都對德國隊的攻擊力豎起了大拇指。德國媒體也肯定了克林斯曼對球隊進攻的改造:“歐洲盃上我們面對拉脫維亞找不到進球機會,現在我們可以打進巴西和阿根廷2個球。”
在克林斯曼的帶領下,德國隊中擁有了更多進攻球員。以本屆世界盃參賽球員為例,在克林斯曼高舉進攻大旗的背景下,因為聯合會杯紅牌停賽3場的小將漢克和沒有任何國家隊比賽經驗的奧登科爾都最終出人意料地進入大名單。主力陣容中,中場四名球員除了弗林斯外,巴拉克、施魏因施泰格和施奈德都偏重進攻。鋒線球員更是各懷絕技,克洛斯的高空優勢、波多爾斯基的靈活、諾伊維爾的速度和把握機會的能力,三人包辦了德國隊11個進球中的9個。截止到半決賽與意大利比賽後,德國隊在6場比賽中總共打進11球,儘管比2002年世界盃7場14球的進球率略少,但4年前的進球數中摻雜了不少水分,因為德國隊曾在1場比賽中狂灌沙特8球。
另外,對於德國隊來説,他們本屆世界盃最大的收穫就是成功地打造了一條年輕的後防線,即使最年長的右後衛弗裏德里希,今年也只有27歲,而默特薩克只有21歲、拉姆22歲、梅策爾德25歲,此外還有24歲的中衛替補胡特。這支德國隊的後防線在世界盃比賽之前是飽受批評,尤其當他們在熱身賽上以1比4負於缺少托蒂的意大利隊時。事實證明,德國隊的確在小組賽第一輪在哥斯達黎加身上吃到大虧,被這支小組最弱的對手連進兩球,兩名中後衛梅策爾德和默特薩克也的確漏人失誤,但是這樣的失誤僅僅出現在一場比賽中,隨後的比賽裏,德國隊的後防線變成異常穩固,如果不是被意大利在最後兩分鐘連進兩球,他們的後防線將更加令人滿意。
■指向:鋒線和防線
2004年歐洲盃上德國隊3場小組賽僅打進2球,但在1年後聯合會杯由克林斯曼執B教的德國隊場均進球數3個,5場比賽進15球。本屆世界盃德國隊在6場比賽中總共打進11球。
這屆歷史上年齡最輕的德國隊後防線,目前6場比賽丟5球。2002年世界盃上,他們在7場比賽中丟了3個球;而在1998年世界盃上,他們在5場比賽中丟失了6個球。
責編: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