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網-解放日報消息: 世界盃進入淘汰賽後,總共八場八分之一決賽,除了法西之戰,其他每場進球數均不超過三個,小組賽頻現的“攻勢足球”少見了。
牙齒怕疼
“攻勢足球”其實就是亮出牙齒。如果你面前是一塊豆腐,大可以一口咬下去;但如果換成一個核桃,你還敢毫不猶豫地去咬嗎?顯然不會,因為你自己也怕牙疼。
如果説小組賽強隊還能碰到一些“豆腐”的話,到了淘汰賽對手個個都是堅硬的“核桃”,沒有球隊會像沙特那樣給你送上一個0比4,也不會有球隊像塞黑那樣把自己球門向你敞開六次。與其冒險進攻,不如紮緊籬笆等對方犯錯,這已成了每個主教練的首選策略。淘汰賽不比小組賽,後者拖成平局可能對大家都不利,但前者早晚要分出個勝負,既然沒把握穩吃對手,大不了打加時賽,或者踢點球拼運氣。
從世界盃的歷史來看,進入淘汰賽後,各個球隊都會變得小心翼翼。以2002韓日世界盃為例,八場八分之一決賽,有三場比賽打到了加時賽,其中兩場通過當時的“金球”制決勝,另一場拖到了點球大戰。而剩下的比賽,除了英格蘭以3比0完勝丹麥外,其他比賽的總進球數都沒超過兩個。可見凡是進入到淘汰賽,在對手普遍變強的前提下,每支球隊都會有意識地收起“牙齒”。
胃口不配
喜歡吃肉的人,對一盆清蒸魚不會怎麼動筷子。而喜歡吃魚的人,也不會對一碗紅燒肉大快朵頤。進入淘汰賽後,一些強隊沒碰上“對胃口”的球隊,也是打不起“攻勢足球”的一個原因。
阿根廷與墨西哥的比賽就是一個例子。除了自己的一些“硬傷”外,阿根廷隊其實很怕墨西哥這種“牛皮糖”球隊,墨西哥球員的身材和阿根廷球員差不多,柔韌性好,能奔善跑,往往逼得阿根廷隊失去方向。那場比賽阿根廷隊全場只有12次射門,僅四次射中門框範圍,能進兩個球已經是很幸運了。
此外還有烏克蘭對瑞士的比賽。兩支採用整體打法的二流球隊碰在一起,很難碰撞出什麼火花。還有,急性子的荷蘭隊碰上慢性子的葡萄牙隊,除了奉獻一堆紅黃牌,要他們多進球也難。
其實,如果讓阿根廷碰上烏克蘭,或者荷蘭碰上英格蘭,説不定比賽氣氛倒可以活躍不少。只是世界盃畢竟不是上館子吃飯,可以挑挑揀揀。不管是剋星還是福星,吃掉對手進入下一輪是唯一目標。
營養均衡
不管吃什麼菜,對不對胃口,最終還是要講究一個營養均衡。從本屆世界盃來看,儘管一些打攻勢足球的球隊能得到人們的讚賞,但真正存活下來的,還是那些講究攻守平衡的球隊。
捷克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三場小組賽,每場比賽他們其實都是在狂攻對手,最終結果是一勝兩負。“不進攻,毋寧死”的捷克漢子讓球迷感動,但他們畢竟付出了小組賽就打道回府的代價。
荷蘭隊也是這種情況。“鋒帥”范巴斯滕喜歡進攻,但他沒有防守的本錢。失去戴維斯和西多夫的荷蘭隊中場軟綿綿一團,在與葡萄牙隊的比賽中被對手打起小配合來如入無人之境,荷蘭隊全場射門高達26次,但最終還是輸球又輸人。
世界足球發展到今天,確實已經不存在純粹意義上的“進攻型球隊”了。因為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防守是最有效的獲勝手段,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強調進攻。當然,只講防守不講進攻,也只能像巴拉圭隊那樣被淘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本屆世界盃在進入淘汰賽後,兩個隊的純粹對攻戰已很難再看到。如果能碰上一兩場,就別錯過機會一飽眼福吧。
責編:賈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