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體育消息:1998年法國世界盃決賽,法國對陣巴西;2002年韓日世界盃決賽,德國對陣巴西;2004年歐錦賽,希臘對陣葡萄牙。值得一提的是,前者全部是著名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贊助的球隊,而後者則全部是耐克贊助的球隊。這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巧合,《衛報》的一位專欄作家在世界盃開始前做過一個預測:德國世界盃的決賽仍將是阿迪達斯贊助的球隊對陣耐克贊助的球隊,並指出:商業利益的博弈決定整個世界盃的進程,而政治利益,將只成為第二位。
韓日世界盃:政治影響收入?
哪屆世界盃有韓日世界盃那麼亂套?看看八強球隊中,土耳其、韓國、美國、塞內加爾,一半的球隊是冷門。而這屆世界盃中,規則的調整以及無世界盃經驗裁判的大量啟用等等,造成小組賽無冷門現象的出現,更是造成了群雄聚首八強的局面。僅僅四年,世界足球的格局就發生巨大變化?
2002年,韓國人鄭夢準擔任國際足聯副主席,世界盃在韓國舉辦有他的功勞,而在比賽中,裁判對於韓國隊有着明顯的偏袒,這導致了韓國隊進入八強,更是將大量的強隊比如意大利、西班牙提前送出了世界盃。裁判袒護東道主的行徑遭到各國的猛烈抨擊,以至於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不得不在德國世界盃開幕之前表態:任何球隊都不會受到特殊照顧。鄭夢準也因為韓日世界盃耗盡了最後的能量,不再擔任國際足聯副主席,國際足聯的政治勢力面臨洗牌。
最影響國際足聯傾向的不只是政治勢力的變化,還有經濟收入方面,這主要明顯體現在上座率方面,韓國和日本共20個球場在世界盃全部64場比賽中共有2705566名觀眾入場。這一數字與1998年法國世界盃時的2774891名減少了69325名,降幅高達2.5%。在人口眾多的亞洲舉辦,觀眾卻比法國世界盃的人數少;在收入方面,韓日世界盃總收入達到20億歐元,雖然是法國世界盃總收入的4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和日本舉辦世界盃的投入卻是法國世界盃的6倍,這意味着2002年世界盃的收入相比1998年,是下降了而不是上升了。
2006年世界盃:利益最大化
世界盃經濟收入的另外一個重要來源是贊助商。2002年韓日世界盃黑馬橫行,固然吊起了球迷和媒體的胃口,但對於賽事的商業贊助和推廣,存在負面影響。在足球進一步商業化的今天,贊助商的利益往往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傳統豪門的存在意味着注意力經濟的保留。
2006年世界盃,在預選賽中,沒有任何強隊落馬,而在淘汰賽中,強隊雲集八強更是吸引了大量球迷的關注。國際足聯規則的改變無疑達到了良好的效果。看看這些數字:2006年世界盃將接待大約34萬觀眾,相當於2002年世界盃的4倍,光門票收入就將達到2.3億美元。電視轉播收入將達到12億美元,比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9億美元電視轉播費高出30%,是1998年法國世界盃的10倍。國際足聯選中的15家國際贊助商和德國組委會確定的6家本土贊助商,則一共支付了9億美元的贊助費。其中阿迪達斯和耐克就佔據相當的部分。
收入代價:利益均衡
5月份,傳出了德國世界盃吉祥物生産商尼奇破産的消息,尼奇公司虧損達到了16億歐元。而在尼奇破産前一個月,國際足聯公佈了他們的2005年財政報告,盈餘竟高達1.8億美元。這部分收入大多來自世界盃前期的商業預熱。
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曾説:“世界盃不是德國人的世界盃,而是世界的世界盃。”但顯然,國際足聯是世界盃的最大受益者,初步估算,今夏的德國世界盃,除去獎金、投資等開支,國際足聯可從德國世界盃中獲取1.4億美元的凈利潤。
為了贏得更大的國際市場,國際足聯對世界盃本身的産品營銷也可稱得上是煞費苦心。本屆世界盃小組賽分別安排在下午3點、6點和晚上9點進行。眾所周知,歐洲高水平的足球賽事通常都在晚上七八點進行,如此獨特的比賽時間安排顯然是為吸引全球的收視率,亞洲的球迷可以在晚上9點看到比賽,而美洲球迷也能在白天一飽眼福。一方面提高收入,另一方面照顧各大洲的世界盃受眾,這種方式無疑是高明的。
而在贊助商方面,他們的投入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由於大贊助商所贊助的都是強隊,他們所贊助的球隊走得越遠,他們的商業開發就越成功。八強中強隊的聚首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正如《衛報》的專欄作家所説:“這是一種默契,是不言而喻的。英格蘭隊最好也只能進入四強,因為它是茵寶贊助的。德國世界盃的決賽將會在阿迪達斯贊助的球隊和耐克贊助的球隊中展開,這是對商業利益博弈最好的説明。”
責編: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