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從"歐亞對抗"到"中國打世界" 中國乒乓獨孤求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8日 08:08 來源:






  新華網薩格勒布5月27日電 (記者張寒、曹劍傑、連國輝)薩格勒布世乒賽儼然中國隊的專場演出,五個單項的冠軍獎盃打開箱子走一遍臺,再重新打包沿來路送回。

  為期一週的第49屆世乒賽單項賽27日揭曉全部謎底,無論是五項冠軍的歸屬還是選手晉級的過程,都表明世界乒壇的格局早從“歐亞對抗”變成“中國打世界”,在稀稀落落的敵手圍攻下,中國乒乓球依然孤獨。

  集團實力

  世乒賽的最後三天,“會師”與“德比”成為了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而主語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中國”。

  馬琳和王勵勤會師男單決賽,郭躍、李曉霞會師女單決賽,陳?"/馬琳與王皓/王勵勤會師男雙決賽,王楠/張怡寧和郭躍/李曉霞會師女雙決賽,王勵勤/郭躍與馬琳/王楠會師混雙決賽。

  男單十六強中包括全部7個中國選手,自八分之一決賽至最終冠軍産生,共上演5場“中國德比”;女單三十二進十六的比賽中,中國隊同樣無一人掉隊,此後進行的德比場次高達6個;女雙半決賽前中國隊的唯一損失便因“德比”産生,混雙的這種情況則在八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裏各出現一次。

  相比中國的整體強勢,歐洲與韓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台北隊的狀況就淒涼許多,綁成一個都難與中國隊平分秋色。競爭最激烈的男單比賽中,中國選手佔據八強4席,韓國和歐洲各佔2席,然而一輪之後這個比重便驟降為3:1,歐洲兵團全軍覆沒,韓國的奧運冠軍柳承敏成為三名中國選手包夾中唯一的異己;女單八強中則有6名中國選手,韓國人金景娥之外的美國選手王晨還是中國的“海外兵團”。

  和上海世乒賽相比,中國的強勢和外國的頹勢更加刺目。每次輪到白俄羅斯的薩姆索諾夫或德國的波爾出場,薩格勒布體育館便會化身“大歐洲”主場,這樣“國際化”的場面與歐洲本土強手的零落不無關係。

  更新速度

  當克羅地亞的普裏莫拉茨和比利時的大塞弗仍以代表隊頭號選手的身份征戰世乒賽時,當中國香港隊哀嘆隊伍年齡結構老化時,當女單和男雙的數場比賽被冠上某某大賽重要場次的“重賽”名號時,中國隊已經在討論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儲備力量。

  26日的女單半決賽中,郭躍和李曉霞分別戰勝“大滿貫”選手、衛冕冠軍張怡寧和上屆亞軍郭焱,使中國女乒的重心整整向前推進了一代人。

  28歲的王楠還沒退出世界前三,25歲的張怡寧仍是中流砥柱,23歲的郭焱為“升班”蓄謀已久,女單的決賽卻在不滿20歲的兩名選手之間進行。

  同樣的態勢也出現在男線,王勵勤、馬琳、王皓之外,郝帥、馬龍等小字輩已“不安於室”。

  從國乒更新的質素來看,新生代與“前輩”的區別不僅在“女子技術男性化”等技術層面,更在於他們敢於張揚自我的新人類氣質,以及性格所決定的競賽心理和應變調節能力。

  中國男隊主教練劉國梁曾稱讚日本男乒的幾張新面孔令人驚艷,以其資質與天賦,不日便可超越韓國成為中國男乒的強力威脅,然而成績最佳的水谷隼本次世乒賽也不過剛搭上男單三十二強的列車。

  求變精神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隊具備了其他隊所難以企及的求變精神和實力。

  細觀本次世乒賽的亮點,不難看出“世界”與中國的差距在於是否具有求新求變的精神。郭躍的女單封後豎起了“女子技術男性化”的勝利新標桿;為備戰團體取代雙打的北京奧運會乒乓球賽,中國隊反復拆對試練雙打,即使王勵勤/王皓打進決賽,仍不能預定一張奧運會“門票”。

  非中選手的處境則恰恰相反:對於陳?"發球的“新秘密”,中國香港的奧運銀牌組合李靜/高禮澤忌憚不已;薩姆索諾夫明知欲擒馬琳必出奇招,卻苦於應對乏術。

  實力上佔住一個“厚”字,經驗上強調一個“足”字,技戰術再冠之以一個“新”字,國乒對比敵手們的優勢姿態便能站定一個“穩”字。世乒賽如此,奧運會上又怎能底氣不足?

責編:陶柯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