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體育新聞 > 正文

第十一屆冬運會舉辦地齊齊哈爾市民族人口

 

CCTV.com  2008年01月10日 15:38  來源:第十一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官方網站  

  齊齊哈爾的滿族風情(Man Nationality Custom In Qiqihar)

  清康熙年間,滿族人陸續遷入齊齊哈爾地區,其中主要是駐防齊齊哈爾城的滿洲八旗兵丁及其後裔,分佈于城外,自成村落,即今昂昂溪區、鐵鋒區、梅裏斯區所轄的滿族聚居村前身。

  [姓氏]滿族姓氏形成於氏族社會,最初為表示血緣關係的稱謂,滿語稱“哈拉”。滿族姓氏多以居住地的地名、山川、河流名稱為來源,或金元時代女真人的舊姓,或皇帝賜與的姓氏,或以父祖名字之一作為本支子、孫的姓氏。隨著漢族文化的影響,滿族逐步改變了原來多音節姓氏,而冠以漢字姓。清末,特別是辛亥革命後,滿族人幾乎都改為漢姓。齊齊哈爾滿族有“關、富(傅)、陶、胡”四大姓氏。冠以漢姓的同姓者,不一定都是同宗的本族人。

  [文化]滿族人最早使用女真語。清代,齊齊哈爾滿族人使用薩哈拉——嫩江語區的滿族語。後來,隨著滿漢雜居,齊齊哈爾滿族人開始學習漢語,至清末,滿文、滿語逐步被漢文、漢語取代。民國年間,滿語、滿文已不常見了。

  齊齊哈爾的滿族民間文學內容豐富。如《罕王的故事》、《阿骨打的傳説》等,流傳很廣,影響也很大。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歌舞是秧歌舞。

  [體育]滿族崇尚體育運動。清代,重視具有軍事性質的騎射,還有角抵、賽馬、打珍珠球等傳統體育項目。近年來,在一些滿族村每年春、秋之際,都舉行“莫勒真”(體育盛會),進行賽馬、摔跤、射箭、打珍珠球等比賽。

  [習俗]滿族人住宅很有特點。“四合院、口袋房、字炕、隔扇墻、煙囪生在地面上。”滿族人以西為上,故西墻供神或祖宗牌位。西炕一般不住人,南北炕以南炕為大,長輩住南炕,晚輩住北炕。齊齊哈爾的滿族飲食,民間以麵食為主,稱面製品為餑餑。滿族人喜食小米飯、高梁米水飯,尤其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稷子米飯泡鯽魚湯。還有蕎面製品,如蕎面麵條、蕎面餃子等。滿族的民間菜肴以豬、羊肉為主,如白肉血腸、烤乳豬、烤全羊等。火鍋是滿席中的主菜,鮮美可口,味道醇厚。

  滿族的服飾也很有特點。男人穿長衫、長袍,更愛在長袍外套馬褂,有“長袍馬褂”的俗稱。婦女們穿的旗袍,領口、袖頭、衣襟都繡有不同顏色的花邊。

  齊齊哈爾的達斡爾族風情(Dawur Custom In Qiqihar)

  17世紀中葉,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生活在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北岸河谷地帶的達斡爾人被迫遷居齊齊哈爾西、北—帶,建立一批達斡爾族村屯,以有血緣關係的哈拉、莫昆形式構成社會組織。後來逐步被多哈拉、莫昆成員混居一村的格局替代。

  [婚俗] 達斡爾族歷史上有早婚的習俗,20歲左右的年青人基本已完婚。達斡爾族人訂親時只要認為雙方年齡、家教、出身適當就可。通常先通過介紹人探聽女方父母的意見,經媒人説合,女方家同意後,媒人便磕頭致謝,並及時將結果傳達給男方家。之後,擇日由男方備齊活馬、活牛、 肉類、酒肴、點心等、在媒人的帶領下拜訪女方家。女方家則擺下酒宴招待親朋好友,席上將未來的女婿介紹給大家。同時舉行正式的訂婚儀式,未婚女婿磕頭禮拜,表示信守諾言,他將牛贈給未來的岳母,馬贈予未來的岳父,以此感謝女方父母對女兒的養育之恩。

  婚禮那天,新郎身著盛裝,騎著高頭大馬去迎娶新娘。女方家則派出三四名男賓乘馬,女賓二三人陪伴新娘乘車,連同數輛嫁粧車一同前往。接親的隊伍返回時,男方親屬均到門前迎接。這時,新娘親屬中的主要人物領先進屋,隨後新娘在女賓相的攙扶下進屋,被安置在南炕,臉上蒙著紗(綢)巾,面向窗戶盤腿而坐。男賓相及其他親友們則落座西炕,然後舉辦盛大的酒宴。婚宴結束後,兩家近親留下,這時才叫雙方的父母及近親相見。禮儀完畢後,繼續進行酒宴,通宵達旦。

  [春節習俗] 達斡爾族人過傳統的春節,臘月三十那天在大門口放兩堆煙火,祭祖,祭眾神。據傳説,那天是神仙下凡巡視之日,各地將在日常所供的神位前燒香點蠟,供果品,求神拜佛,虔誠禱告,這種祭祀延續到正月十五為止。

  三十晚飯一般不炒菜,就是粉條燉豬、羊肉,烀豬頭,吃手扒肉。吃飯時晚輩們給長輩敬酒磕頭。當晚去舅舅、伯父、叔父和岳父等近親長輩家敬酒磕頭。大年初一那天人們早早梳洗打扮,都換上節日的服裝,走上街頭,三五成群,逐戶拜年,給長輩們請安、點煙、磕頭。每到一家都受到熱情招待,將全村走完為止。婦女們一般從初二開始拜年,身穿各種花色服裝,給近親的長輩們拜年。到外村走親串門需過正月十五以後,見面後都有給長輩們磕頭的習俗。

  春節期間有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哈肯拜舞、打“包考”球(曲棍球)、毛得他特勒(拉棍)、賽馬、摔跤、比箭、屋如古樂臺勒(故事會)、討樂卡其(猜謎語)、白樂苦那得勒(抓迷藏)等文化體育活動。這些活動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是黑灰日,到那天人人都往臉—亡抹鍋底灰,不抹黑者不吉利。大人起床後取下鍋底灰,先將自家的孩子抹上黑灰,東西鄰舍和親屬之間對抹,打上花臉,嬉鬧不止。

  齊齊哈爾的蒙古族風情(Mongolian Custom In Qiqihar)

  齊齊哈爾地區的蒙古族世居嫩江流域,是一個淳樸、剽悍、善良、吃苦耐勞的民族。生活習慣頗有獨到之處。

  [那達慕]

  建國後,蒙古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諸多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蒙古族人民自豪地唱起“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陽”。

  “那達慕”蒙語是娛樂或遊戲之意,歷來是蒙族的盛大節日。而今,逐漸演繹為“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節慶活動,內容豐富多彩。除“三勇絕技”(騎馬、射箭、摔跤)外,還增添了電影放映、體育表演等項目。大會的飲食文化也很有特色。“手把肉”是首菜,即把整羊煮熟,用大盤端上桌。在大塊地品嘗手把肉的同時,烈酒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民誠心城意地用烈酒招待客人,男女老少隨著馬頭琴聲,翩翩起舞,到處是歡樂祥和的場面。

  [敖包會]

  敖包,又稱“封堆”,最早是大草原辨別道路和交界的標誌。敖包始見於清代,逐漸演變為民間祭祀山神、路神等活動的場所。每逢春秋兩季,都要舉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動。摔跤、射箭,尤其以賽馬奪羊最為熱鬧。剽悍的騎手相互追逐,人歡馬叫,爭搶一隻羔羊。搶到羊又最先到達目的地,就是勝者。夜幕降臨,月挂中天。男女老少圍著篝火跳起“罕伯舞”。一曲優美的《敖包相會》唱出心聲……

  [蒙古包]

  蒙古包又稱穹廬、氈包。半農半牧地區採用固定式,放牧區採用移動式。二者外形都是圓形尖頂,以柳條、泥土為覆蓋物,也有用毛氈圍蓋的。底部(哈那)以若干細木棍和毛皮繩相連結,成為圓形圍墻。—上部(烏尼)是用長達2.3米,直徑為數厘米粗的椽木與中間的“套腦”,結成傘骨形穹頂。“套腦”即天窗,用於進光、透氣、出煙。門高約1.17米,寬約0.83米,分板門、氈簾兩種。

責編:任遠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