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足球培養嘗試:中學校園拯救中國足球?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5日 08:04 來源:
北京娛樂信報消息:6月20日,中國足協與國家教育部體協、北京市教委、首都體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五家單位攜手向社會發佈:共同組建的一個全新的青少年足球後備人才培養項目——男、女足的中學生希望隊。而在組建這樣兩支中學生球隊的背後,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運作方式?是眼下已經落後的青少年培養機制的延續,還是一種體教結合的全新方式?記者從合作幾方得到了答案:體教結合,培養高文化素質的足球人才。
兩年前,在全國幾個城市舉辦過中國中學生隊選拔,但他們去德國短暫訓練之後就消失了,但願中學生希望隊不是兩年前的翻版。 IC/供圖
中學生希望隊是逼出來的
眾所週知,在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過去原有的專業體校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養機制,隨著專業化向職業化的轉軌而消失,中國足球在青少年人才培養上,隨之也進入了青黃不接的階段,甚至出現下滑的現象。
在專業體制被打破之後,中國足協一度在青少年足球培養上採取了向各職業俱樂部施壓的辦法,強令要求每家職業俱樂部必須成立自己的二線隊、三線隊,從而完成青少年球員培養的最低要求。在這個基礎上,各地的足球學校也成為了一個補充,甚至是一個重要的補充,不過,效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並不太好,曾經風靡全國的足球學校,如今也已經是存者寥寥,而即便還在生存的也大多舉步維艱,勉力支撐。
於是,中國足協與國家教育部門在最近幾年商討醞釀了一種全新的足球人才培養理念:讓足球回到學校中去,一方面擴大青少年足球苗子的選材範圍,另一方面也是通過學校的文化教育提升中國足球青少年球員的整體素養。
想培養齊達內式天才
拋開所有官方的宏觀目標之後,中國中學生希望隊主教練李輝所説的目標很有代表性:希望能夠挖掘個把齊達內式的天才。
中國足協與幾家合作單位在其官方的説法裏,給這兩支中學生希望隊訂下了這樣目標:一、 該隊即中國中學生國家隊,工作任務與中國足協同年齡國少隊相同,目標是為國家隊及各年齡國少、國青隊及職業俱樂部培養輸送高素質、高水平運動員。二、 為高等院校培養輸送具備較高文化水平的運動員。 三、 為首都體育學院培養高水平學生運動員。
可以説,在官方的目標當中,除了在各個階段向各級國家隊輸送高水平的運動員之外,向高等院校輸送足球人才則是佔據了相當重要,甚至説更大比例的一部分。
不過,這種説法多少有些籠統,而具體到實際操作中,男隊主教練李輝的目標看來更吸引人:“足球運動員是否能成為足球大師,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對足球這個運動項目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從這一點來説,這種文化素質與足球技術水平共同提高的方式,非常有利於運動員對足球的理解和領悟。也許到了一定的年齡,隨著文化素質的提高,相比同齡的其他球員,這些希望隊的學生們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輝接著説:“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從這些球員當中,培養出一兩個像齊達內、菲戈那樣的足球技術大師,因為我們的理解能力超出常人,就有可能在最後成為天才。”
強調學習與足球同樣重要
“中學生希望隊強調的就是體教結合”。體教結合就是體育(對這支球隊來説就是足球)與文化素質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那麼這支球隊到底會怎樣去做?
實際上,《中國中學生男女足球希望隊選拔簡章》上就已經在報名程序上規定得很嚴格:所選拔的隊員除了在身體素質上、所接受的足球基礎訓練這兩個方面要達到標準,還有一條重要的條件,那就是文化成績優良。而在主要操作此事的人大附中的培養計劃當中,文化課程的學習,幾乎與足球訓練所佔的比重相同。男隊主教練李輝説:“我想,如果在這個長達6年的培養週期裏,球員們,準確地説應該是學生們,如果在這期間達不到我們文化課的基本要求,如果跟不上文化課程的學習進度,那麼球踢得再好也沒用,終究還是要被淘汰。”李輝的話很説明問題,那就是,在這支中國中學生希望隊當中,球員的文化課程的學習與足球訓練是同樣重要的。
在訓練足球基礎技能的同時,將文化課程的學習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這就是組建這兩支希望隊的幾家單位的初衷。
希望隊是青少年足球試驗田
在不久前中學生希望隊的成立儀式上,中國足協以及教育部門的負責人就表示過,這種全新的青少年足球培養模式的實驗,完全是具有公益性質的,是非盈利的項目。而昨天,負責具體實施計劃的人大附中校方則表示:“這完全是在賠本賺吆喝,是在為中國足球青少年培養開闢新的試驗田。”
人大附中足球基地校長李連江向記者介紹説,一旦通過選拔成為中國中學生希望隊的一員,每個學員每月只需要向校方交納600元的伙食費,至於其他的住宿、裝備、冬訓、外出比賽等費用則全部由該項目的合作五方來承擔。“要知道,在普通的足球學校,學員每年需要承擔的基本費用都要在15000元以上,而我們現在這兩支中學生希望隊,顯然比普通足球學校需要投入得更多。按照我們的初步預算,算上球員每年的冬訓以及出國學習、比賽這些費用,每年每個學員的費用大約需要30000元,所以相比這個數字來説,每人每月600元的伙食費不過是杯水車薪。”
李連江坦言,現在這個“實驗班”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經費,儘管目前這合作五方已經籌集了200萬元的經費,但對於不少於6年的培訓計劃,以及從2008年開始的第二批培養計劃來説,200萬元的經費顯然還只是小部分。所以,李連江也表示,希望這個項目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希望有心幫助中國足球的人來多關心足球青少年的培養。
在目前現有的青少年足球培養機制下,未能最終登上職業聯賽而被淘汰的年輕隊員還是多數,而他們的去向也成了目前中國足球的一大難題。而在即將開展的這個中學生希望隊計劃中,參與合作的五方達成共識:為每個球員負責到底,即便無法成為可以馳騁賽場的職業球員,也會有前往體育專業高等院校完成學業的機會。
李輝擔心成績壓力毀了希望隊
“要想讓這個計劃順利地實施下去,還是那句話,必須得給我們時間。”中學生希望隊男隊主教練李輝這樣説:“給時間,實際上就是不要向我們要成績,尤其是短期的時間裏不要向我們要成績,否則又會落入到以前那種落後機制的俗套裏。”
在李輝看來,青少年足球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需要服從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我們是從初一(13歲)這個年齡段開始培養,你可以想像,在這個年齡段就讓他們去接受什麼戰術、套路這樣的訓練,會有什麼結果呢?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完全抹殺了每個隊員的個性。所以,對我們來説,一方面是強調每個學員的文化素質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從足球的技術以及他們對足球的興趣開始,然後循序漸進,在球員的高中階段再灌輸給他們戰術、專業上的東西,這樣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才會有真正的足球人才誕生。”李輝表示:“這也就要給籌辦這個希望之隊的幾方提出一個要求:別給我們比賽成績上的壓力,尤其在短期內別給我們壓力。”
李輝半開玩笑地説:“如果(籌辦單位)也像其他職業俱樂部那樣向我們要成績,那對我來説還不如去中超、中甲這些職業隊去工作。反過來,如果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在幾年之後,如果我培養不出幾個特別優秀的球員,那時候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自己下課。”
按照中國足協和其他四家合作者的説法,中國中學生希望隊不過是今後中國足球青少年培養模式的一個嘗試,如果成功,這種模式將在全國推廣,到那個時候,中學生希望隊也許不是一支兩支,而是五千支、一萬支。但這種模式能不能成功,只能等待驗證了.
責編:曉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