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趙小均
國家游泳中心中方總設計師
中建國際(深圳)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董事
“水立方”在國內首次使用ETFE膜結構,同時也是國際上建築面積最大、功能要求最複雜的膜結構系統。“水立方”的建築面積約8 萬平方米,高約30 米,由5 個游泳區組成,有1.7 萬個席位,但是卻沒有使用一根鋼筋、一塊混凝土,其墻身和頂篷都是用細鋼管連接而成的,包裹整個建築的ETFE膜結構共由3000 多個氣枕組成,覆蓋面積達到10 萬平方米,展開面積達26萬平方米。2006 年11月,美國科普雜誌《大眾科學》發佈了“2006 年度100項最佳科技成果”,“水立方”以節能30% 而名列其中。
“水立方”自方案公佈之初就廣受爭議。2004 年7 月,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向國務院上報《關於奧運主要場館設計的具體建議和意見》,其中提到“水立方”的設計方案存在重大缺陷。此外,其自身定位、賽後運營也都是爭論焦點。
“水立方”由中建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澳大利亞PTW 公司、澳大利亞ARUP 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協作設計。近日,“水立方”的中方主設計師、中建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董事趙小鈞接受《外灘畫報》的專訪,詳細講述了“水立方”背後的故事。
“赫爾佐格在毫無依託的背景下平空創造出一個‘ 鳥巢’,從個人感覺而言,我不討厭這個建築,也不喜歡,只能説它不是一個敗筆。但無論是赫爾佐格還是庫哈斯,他們不可能完全理解中國人的文化心理。”
“沒有使用一根鋼筋,未動用一塊混凝土,去年12 月26 日,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最後一塊外層膜結構安裝完工。在美國科普雜誌《大眾科學》發佈的“2006 年度100 項最佳科技成果”,“水立方”以節能30% 而名列其中。近日,“水立方”的中方主設計師趙小鈞接受了《外灘畫報》專訪
B:中央臺記者
Z:趙小鈞
B:“水立方”的名字怎麼得來?
Z: 方案出來的時候自己起的。最早的時候叫“WATER COOP”,很實在,“水”和“方”。接著就有了“H2O”的三次方,最後有了“水立方”的名字。
B:“鳥巢”的存在對“水立方”有何影響?
Z:“鳥巢”直接決定了“水立方”。在接手國家游泳中心投標方案時,國家體育場的方案已經確定為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的鳥巢。如何與“鳥巢”在建築話語上相互對話、取得中軸線兩端兩座建築的平衡成為國家游泳中心設計主要考慮的問題。“鳥巢”是我們設計“水立方”的最主要的前提,基於這個前提我們要設計一個跟它相匹配的房子,我不能想象沒有“鳥巢”的“水立方”是什麼樣子。
B:“鳥巢”的爭議非常大。
Z: 更極端的例子還有庫哈斯設計的中央電視臺。做“水立方”的時候,我更多想到的是一種策略,從大眾的接受程度、中國的社會文化和北京的潮流來尋找設計的感覺。我評價其他建築也是依據這個角度。
赫爾佐格在毫無依託的背景下平空創造出一個“鳥巢”,這種創造性思維是我做不到的。然而從個人感覺而言,我不討厭這個建築,也不喜歡,只能説它不是一個敗筆。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意,但無論是赫爾佐格還是庫哈斯,他們不可能完全理解中國人的文化心理,他們按照西方人的思維創造了一種很張揚很有衝擊力的建築,在中國的文化氛圍裏得不到好評也是正常的。但他們同時也打破了中國人思維的一種禁錮,這個設計對我們業內衝擊非常大,可以説,我們是看到了“鳥巢”,才敢於做這麼一個設計,也因為有了“鳥巢”,“水立方”變得更容易被接受。
B: 對於“水立方”是配角這一定位,中外雙方有沒有爭議?
Z: 配角的定位,我們和外方建築師有很大的爭議,他們認為“水立方”將來要賺錢,要吸引目光,為什麼要做配角呢? 其實最終也沒有完全互相説服,但我們還是以配角的姿態將這個方案完成。“鳥巢”給人的感覺很強烈、很肯定,它在奧林匹克公園裏佔據一個主導作用,不管是從重要性上還是設計方案上,它之後的任何體育館、會議中心都不能與之抗衡。整體規劃早已界定了主次關係,如果一定要分庭抗禮的話,就是不尊重這個現實,不遵守遊戲規則。在東方社會裏,如果把一個不是主角的東西弄得花裏胡哨的,是不被接受的。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