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滾_專題_央視網(cctv.com)

張玉滾:點燃深山孩子的希望

這是河南省鎮平縣黑虎廟小學的孩子們,這節是科學課,這節是數學課,這是孩子們在上英語課,這是體育課。您發現沒有,不同的孩子上不同的課,但老師卻始終是同一個人。他叫張玉滾,是這所小學的校長,已經在大山深處的黑虎廟村當了17年的老師。

黑虎廟小學所在的鎮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而黑虎廟村又在伏牛山的深處,想進入這個學校必須經過上山八里、下山八里崎嶇的山路才能到達。這裡的人想到最近的一個鎮上去,單是車程都要將近兩個小時,而且這裡到現在還沒通公共汽車,所以很多人不願意來到這裡任教,但是張玉滾卻來到了這裡。

中宣部授予張玉滾“時代楷模”稱號

張玉滾是河南省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他不忘初心,主動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紮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奮鬥在鄉村教育一線。他愛崗敬業,學校師資緊缺,他潛心鑽研每一門課程,苦練教學本領,千方百計上好每一堂課。他無私奉獻,寄宿學生多,他學縫衣做飯,學生家庭困難,他慷慨解囊,山區不通車,他用扁擔把學生教材和學習用品挑進大山,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照亮山區孩子求學之路。張玉滾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 [詳細]

《焦點訪談》張玉滾:點燃深山孩子的希望
80後教師紮根深山17載:都走了,山裏孩子怎麼辦

“你把十八彎的山路走成了‘通天的大道’,你閃光的汗水澆出山花更艷更俏,當春風催開冰封的大地,你總是摸著我的腦袋舒心地微笑……”這首由當地教育部門譜寫的歌詞裏説的這個“你”,就是紮根深山十七載的“80後”山村教師--張玉滾。

從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出發,往西北方向走過蜿蜒近30公里的盤山路,村口一座廟宇旁,黑虎廟小學就坐落在這裡。

 “墻上挂著一幅我喜歡的油畫,畫面景色迷人,充滿了春天的勃勃生機……”春日的校園裏時不時傳來孩子們的朗讀聲,年久斑駁的墻上是孩子們的學雷鋒專欄,稚嫩的筆觸畫出了孩子們平日生活中做好事的點點滴滴。空曠的校園裏,教學樓下懸挂的一口銹跡斑斑的手動上課鈴格外醒目,一張乒乓球臺便是這個學校唯一的體育教學設施。

黑虎廟村是鎮平縣的深度貧困村,位於伏牛山深處,這裡位置偏僻,直到2017年冬天才通了不定時的公共汽車。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基礎差,生存條件艱苦,許多老師都不願到這裡任教。

2001年,張玉滾從南陽第二師範學校畢業,作為一名從大山裏走出來的優秀人才,父母希望他能到城市去發展。“外面的老師進不來,咱自己培養的學生留不下,都走了,山裏的孩子怎麼辦……”老校長吳龍奇的一番話讓張玉滾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於是,他説服了父母,留在了黑虎廟小學。 [詳細]

堅守深山講臺從小夥變中年 只為孩子們能走出大山

河南男教師張玉滾在50公里盤山小路盡頭的小學堅守了15年,護送留守孩子上學放學,照顧留守孩子家庭,從危房中搶救弱小,還用微薄的工資資助300余名貧困學生……從19歲小夥漸漸變為中年,他用寶貴的青春溫暖著大山深處的孩子,用他的話説:“我是大山的孩子,是大山養育了我。不圖別的,看著自己教的學生一個個能走出大山,我就覺得值了!”

 蜿蜒崎嶇的山路上,張玉滾一手打傘一手緊緊拉著一位小學生,同時還不時地回頭叮囑身後的幾個學生小心腳下……這是教師節到來之際記者在河南南陽採訪時,看到的感人一幕。而這一幕的發生不是偶然,在當地早已十分尋常。

今年34歲的教師張玉滾,是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教師。黑虎廟村位於伏牛山深處,和南召縣、內鄉縣交界,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稱。這裡地處偏僻,交通閉塞,至今不通公共汽車,離鎮政府所在地還有50多公里山路,曾經許多學生家長為找不到老師犯愁。

2001年,畢業于南陽市第二師範學校的張玉滾,看到家鄉山村缺教師,就毅然選擇到這所山村學校任教,做了一名代課教師。9月份,當19歲的張玉滾出現在黑虎廟小學門口時,整個山村都歡欣鼓舞。

黑虎廟小學輻射半徑達30公里,大多數孩子們中午都在學校自己生火吃飯,當他看到年齡小的學生做不好飯時,就不但主動擔起了孩子們的後勤保障工作,還動員在外打工的妻子,回來幫他給學生們做飯。

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3月,他妻子在為學生們軋麵條時,一不小心,中指和無名指被軋面機壓得粉碎。雖然經過治療,妻子的中指和無名指還是落下了終身的殘疾。但直到現在,他的妻子還堅持為學生們的一日三餐忙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