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和諧中國行_喜迎十七大 > 正文
以重慶為中心的巴渝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遠在兩萬年前,重慶人民的先民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息、勞作。
公元前11世紀,巴人以江州(今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控制着川東南及周邊的陜、黔、湘部分地區。
公元前314年,秦統一中國後,設36郡,在重慶設巴郡,漢承秦制。南北朝時,巴郡改置為楚州,隋、唐以後改稱渝州,北宋時稱恭州。
公元1189年,南宋皇帝光宗趙,先領封恭州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按宋朝潛藩升府之慣例,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元朝改重慶府為重慶路,明朝又改稱重慶府。到清朝,重慶轄川東地區,其間並幾度成為四川的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1891年,重慶開埠,辛亥革命時期,設蜀軍政府。
1929年建重慶市,曾為四川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時期,重慶是國民政府所在地,並定為特別市和陪都,成為中國大後方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新中國成立初期,重慶作為中央直轄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委員會和西南軍區所在地。
1954年大區撤消,重慶成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國家批准重慶為全國首批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賦予省級經濟管理權限。
1997年3月14日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八屆第五次會議批准設立為我國第四個中央直轄市。
古城重慶有着四千年的悠久歷史,歷史上曾經3次作過都城,第一次是公元前11世紀時,巴人在這裡定都,史稱巴國。第二次是元朝末年的農民領袖明玉珍稱帝建都重慶。第三次是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民黨政府於當年11月遷徙重慶,後於1940年9月6日明令重慶為國民政府的陪都。
重慶最早築城有史可查的卻是在公元前316年。當時巴蜀兩國相爭,巴國受到蜀國侵擾,求助於秦國。秦惠王派張儀、司馬錯率大軍伐蜀援巴,乘機來了巴蜀兩國。 張儀率軍佔領巴國都城後,大興土木,修築巴邑江州城。其城區規模也不大,東至小什字一帶,西至今天的大梁子、小梁子一帶。張儀是歷史上第一個有史可考的修築重慶城的始作俑者。 據傳:秦惠王時張儀修築成都,“城屢壞,不能立,忽有大龜出於江,周行旋起。巫言:依龜行處築之,城乃得立。”所以成都古時候又名“龜城”。古時候,龍、鳳、龜、麟合稱四靈,取名“龜城”在當時是絲毫不含不恭之意的,反之卻寓意有神靈保估。
責編:劉亞姝
更多相關新聞